邵艺瑾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专业化教育阶段,与小学、初高中的教育存在不同,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传播更高级更先进的知识、和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管理工作应运而生。它辅助高等教育顺利运行,支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也随着社会的需要和高校的发展而日趋丰富。本文,作者将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大环境,结合管理工作的特点来具体谈一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 教育管理 工作现状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一、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所高校的综合管理能力是否优秀取决于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教育管理是以学生为管理对象,利用系统的、科学的、有条理的组织和安排教学整个过程和环节,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教学工作的最大效益。它影响的方面非常广泛,包括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整体声誉、还有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人才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而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教学也处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经济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大学的时间来充实自己、适应社会,也是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二、了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1、取得的成就。(1)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信息化管理,因此不少高校紧跟时代的步伐,例如北京上海等部分高校大力推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加强了校园网、教学资料共享、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仅提高了学校教学建设的现代化,也为大学生和教师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条件和先进愉悦的学习环境;(2)在最新公布的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中,重庆大学、东北大学首次跻身于一流大学排行榜,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的美誉。这些学校成功的原因是不仅抓教育抓成绩,还积极推进学校的教育管理技术工作,经常举行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各位老师也借此机会共同研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如何更好的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发表意见和交流经验。2、存在的问题。(1)教务管理系统落后。教务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它的职能是管理学生的学籍和成绩、设计教学计划、排课、网上选课和教学考评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计算机化也保证了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由于人工失误而造成的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深入,学生和老师的观念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原来的教务管理系统已满足不了现代高校管理的需求,被附上了“落后”的标志。(2)时代社会的不利因素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隐形影响,教育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自我、个性、独生子、宠溺等标签伴随着新的大学生一代,他们大多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管理起来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或社会因素,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遭遇挫折后会产生部分过激行为;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与繁荣,整个社会氛围变得更加浮躁,回顾近些年来在大学里发生的一些恶性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社会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这也就加大了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3)教育管理者工作繁琐导致管理不到位。由于高校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管理者通常服务面对的是众多专业和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工作内容繁杂而多样,不仅要做好课程安排、成绩管理和考务通知等,还要负责职称评定及与学校部门的沟通协作。管理者职能出现交叉,精力有限,在工作中也难免产生疏忽,在学生心理、监督等方面也会出现漏洞。(4)对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目前不少学校仍以成绩及科研为重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重视学生道德的培养,
三、探究创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
(1)更新教务管理系统,实现统一的数字化信息管理。
正如本文之前提到的,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要创新,就要引入当下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国内外处在前沿的教学管理理念,开发出更高效的现代化教务管理系统,加强学习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从而为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高效率的、方便快捷的系统服务,实现学生信息与教育统一的数字化管理。(2)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科学认识。中国有句古话,“它山之石可攻玉”。要想更新我们陈旧的管理理念,就要向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靠拢,纵观国内外优秀高校的管理模式,本文总结出两点经验:一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二是科学管理。许多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都非常注重“个体”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在转变教学管理观念上与时俱进。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强化改革创新观念,不断分析工作与实际需要的联系,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坚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要将教育管理科学化、调理化和逻辑化。制定层次清晰的管理制度,施行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原则,实现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化。
(3)建设规范、专业、综合素质高的管理队伍。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管理工作是否顺利有序进行的关键。所以,要严格训练教育管理者的各项素质,包括对于工作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意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工作充分的积极性以及对于师生服务意识的不断加强。其次
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主动性,使其通过自发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有利于管理队伍的优化和进步。
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关乎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首先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做到在多元化社会环境的新形势下稳扎稳打;其次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加强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做到与时代共同进步和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协同发展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高校教育培养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忠. 行政化与自主权[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金绍荣. “情理”兼“治理”范式的大学生管理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张冠鹏.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晓.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5]陈武林. 高校辅导员管理效能与工作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陈美华. 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性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6.
[7]李国强. 多学科观点的我国高校内部管理民主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