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5-05-30 10:48黄珊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习惯文本课文

黄珊珊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甚至是顺利适应未来学习所必需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多关注知识的衔接,而少关注习惯培养的衔接。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就是“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做”。此话虽说未必全面,却实实在在地指出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着力点,那就是要从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素养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养成文本阅读的习惯

不少学生对课后作业出于应付的态度,课后作业的完成处于低效状态。既然学生没有课后学习的习惯,那就尽可能将训练移到课堂进行,减少课后学习的时间,一来可以保证完成的质量,二来也符合“减负”的要求,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也是有利的。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初中生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研究》开展尝试过下列方法,虽不敢说成效很大,但较之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外完成,效果还是有的。

1.把文本阅读放到课堂进行

将自读课文的学习当成阅读训练,真正变成学生“自读”。教读课文的预习则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上仍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有些篇幅较长的课文,甚至留出时间让学生听朗读磁带,以保证阅读的质量。

2.教给学生默读方法、速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速读的作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从朗读到默读再到速读训练,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的真实阅读。特别是速读训练,从教学看,对于总体素质相对薄弱的学生效果还是挺明显的。由于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信息的筛选与提炼这个层面,难度较小,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还能吸引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平时难得有耐心阅读纯文字文本的学生)阅读文本的。

二、创设写作情境,养成写作的习惯

写作是所有语文学习中思维难度最大的。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不懂得怎么写,这也是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常见的推脱借口。当然从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或网络“百度”来的作文中进行“参考”就成了许多学生的写作“捷径”,并在很大程度上将其误解为可以抄袭、套用他人作品的题材、内容。

我们的写作训练就是从学生的“课间”“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发生在课间操的事”“今天星期天”……这些发生在当下的事情入手;让学生记叙最近一段时间在学校发生的事、在家里发生的事,或者是自己上学、放学路上所见之事。每一件事都在反复发生,每一次又都略有不同。就算对同一题材反复写作,每一次若都能写出不同来,那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这些都必须放在课堂上当堂完成,规定写作的时间、字数,可以是片段,也可以是成篇的作文,利用时间的敦促学生完成。

笔者曾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在太空中理家”这一综合性学习课题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事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叙述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情况。没有完成活动的学生也得写,就写自己为什么不参加活动、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想法等。也曾让学生写过“课间”“今天星期天”……之类的小作文,有些题目还不止写过一次。一些平时老叫喊“不会写”的学生在训练中也不时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他们说自己所写的这些确实都是平时生活中发生的,写起来还比较顺手。

三、转变教学观念,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将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甚至其他的练习都放在课堂内完成,势必要挤占授课时间,如何灵活处理语文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都是以一篇篇课文的形式呈现的,其所承载的内容只是语文教学的依据,而非语文本身,我们是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需要我们走出原先将语文教材内容当做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误区,由“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

猜你喜欢
习惯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