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文教学不能忽略语言美的感受

2015-05-30 10:48吕兴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妙处充满希望品味

吕兴凤

现在的课文教学好像很少有师生共同感受语言美的环节,一般多停留在积累文中生难字词的阶段,学生标划,教师补充,然后读背、抽查。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考试指挥棒的指挥效果,紧扣考试题型,直接从课文中梳理出单调的知识点,以应对字音、字形、成语等的考查,另一方面可能是感受语言美是鉴赏能力,难度大,教师不容易“控制”,效果不明显,比较“虚”。这样把灵动、饱含情感的课文分割成了枯燥、僵化的知识点。难怪语文越学越没有意思。

其实感受语言美是阅读课文的必要环节,所谓“披文入情”是也。没有对语言的感受,是难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文章的妙处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一、反复诵读,体悟美感

语言的美有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感受语言的美首先要感受语言的形式,才有可能感受语言的内容美。汉语的声、韵、调,再加上双声、叠韵、叠词等特点以及运用时的对仗、平仄交错,让我们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音乐美。在平时的课堂中,对于经典课文,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诵读,注意语音、语调、情感。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有关对荷塘上面荷叶与荷花的描写文字,非常具有美感,值得仔细、反复玩味。诵读时要把握“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音词外,“弥望”“零星”“袅娜”“羞涩”“颤动”“风致”等词语也不可忽视,这些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丽姿态,读起来如置身绿叶和荷香之中,馨香无比,沁人心脾,很好地传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呈现了一个忧伤暂未外露、喜悦却不浓烈的作者形象。为后文理解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忧伤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二、结合语境,品味美感

语言离开了语境,那是文字,只有“词典语义”而没有“情景语义”,是僵化的符号而非灵动的情感载体。结合语境品味语言,才能借文字语言激活文化心理,才能由共识层面进入到纵深层面。“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句、段与篇,甚至背景、中心都可以是语言品味的语境。当需要品味的语言置于其中,语言的妙处才能显现。

比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时,面对“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句,有同学说“‘空字读一声,表示没有东西之意”,也有同学同意“空”字读一声,但认为是“穿透、没有底之意,交代了碗破的程度,破到都没有碗底了”;也有同学说“‘空字读四声,空白”。先不管对错,能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思考就难能可贵了。面对同学的问题,到底该作何取舍呢?我先请同学们查字典全面了解“空”的读音及意义,然后结合语境,谈谈你认为何种合适的理由。最后基本达成共识:碗没有底确实够破的,但似乎不合乎情理,——祥林嫂这时沦为乞丐,碗是来要饭的,碗没有底对她没有“实用价值”,何况她这是还没有糊涂,至少后面都清醒地关心魂灵的有无等问题;读四声,当“空白”讲,是名词,而这里需要的是形容词,词性不对;读一声,理解为“没有东西”比较好,碗破不一定就是没有底,有底能盛物却没有东西可盛,才写出了乞丐的落魄,特别是人们的冷漠,这与文章的中心比较相符,应该这种理解好。

三、近义对比,差异现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有时对语言美的感受需要构造个“对比物”,在比较中发现语言的妙处。这仿佛近义词的辨析填空。

比如在一次现代文阅读训练的讲评中,选文是俄国作家阿·马·高尔基的《乌米》,有这样一道题:“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很多同学写的是“希望中充满忧伤(忧思)”,为了答案的准确性,我请同学们比较“希望中充满忧伤(忧思)”与“忧伤(忧思)中充满希望”的不同之处。先用曾国藩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的故事启发,大家很容易就明白了为什么“屡败屡战”能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很自然地也就发现了这题更适合的答案是“忧伤(忧思)中充满希望”。因为“忧伤(忧思)中充满希望”,说明希望是主要的,而忧伤是次要的,整个是积极的;而“希望中充满忧伤(忧思)”,则表明希望有,更有忧伤,主要的方面是忧伤的,而文章中乌米的主要形象时执着与乐观。品味语言美,不能因为“差不多”就放弃追问、探究,“无限风光在险峰”,不探究、不深入是难以发现语言背后深藏的美的。

对语言美的感受,有不同的方法与途径,但无论怎样,都应在精要、精妙上下功夫,不孤立、架空分析,而让语言回归到环境中,引领同学们走近、走进文本,才能使原本无生气、苍白的语言便瞬间鲜活、立体起来,飞扬起来。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的沉淀,高中语文课堂上应多一些对课文语言的咀嚼、品味,在咬文嚼字中理解语言的意蕴美、哲理美。语文教育专家韦志成先生说:“品读课文的言语,是阅读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阅读教学若离开对语言的品读,将一事无成。”如此,就算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也会有趣味、有美味。

猜你喜欢
妙处充满希望品味
充满希望的艺术新星喻喻如一
公开表扬的妙处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妙处难学
Three ways to stay hopeful about the future
探寻字源妙处多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豌豆笑传之不洗澡的妙处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