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

2015-05-30 10:48朱少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性意识思维

朱少山

思辨能力的缺乏,是当今高中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忽视思辨能力的培养,更是高中教育亟待救治的痼疾。加强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在这方面,语文学科教学理应走在高中教学的最前列。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原因

1.“满堂灌式”的窠臼

课改至今,有些教师仍然热衷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套路,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这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教师往往更热衷于课堂上个人魅力的尽情展现,将课堂教学视为自己表演的舞台,学生被遗忘在了被动接受的角落里;另一方面,教师不着意去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身心俱疲,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氛围乏善可陈,教学效果必然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然会成为一纸空文。

2.“标准答案”的枷锁

长久以来,僵化的应试教育和选拔制度,让教师和学生都坚信“标准答案”的重要性。虽然,现在也有很多练习和考试都改称“参考答案”,但这样的“答案”依然被教师和学生奉为圭臬。实际上,很多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特别是语文学科。之所以会有“标准答案”的存在,主要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这与教研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职业素质走低的现象不无关系,因为“多元化”答案的存在就需要教师具备更深厚的专业学识和更丰富的职业素养,而我们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往往表现得无能为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然会遭遇诸多阻力。

3.“思辨意识”的缺位

众所周知,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普遍缺乏应有的兴趣。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只能导致这种情况愈加严重。长久以来的应试训练,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日渐弱化。面对既成的答案,学生显得无能为力。“权威”就意味着不容打破。由于适应了一直以来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更不会去质疑书本所言和教师所说。学生不敢问、不想问、问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会对“问题”产生兴趣,反而徒增了抗拒意识,更不会去主动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培养学生语文的思辨能力,我们首先要实现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的转变。《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以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学生语文思辨能力的前提条件,这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所在。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1.平等对话巧妙引导,让学生敢于思辨

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是以师生平等对话为基础的。“对话”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是,不少教师在对话式教学实践过程中陷入了误区,出现了诸如浅对话、假对话、空对话和放任性对话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式语文教学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基于真诚和爱的合作过程;其次,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信任和希望;再次,语文教学应该充满创新和追求;最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具有批判意识。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各自的见解,充分践行生本课堂的理念。

2.培养兴趣赏识鼓励,让学生乐于思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是循规蹈矩不假思索地接受教师所说的。一方面,教师没有维护好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言说权”,学生不敢“言说”;另一方面,潜滋暗长的思维惰性,使得学生懒得“言说”。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我们必须要消解教师的“权威意识”,而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积极质疑。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并加以巧妙地引导。

3.培育理性勇于创新,让学生巧于思辨

当前的阅读教学缺少思辨,缺少必要的、有质量的思维活动。究其原因,语文课堂缺乏必要的“理性”。语文课堂既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也不是老师自我展现的舞台,更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受到理性的制约。这种充满思辨的理性思维,主要是一种凝聚创新意识的批判性思维。语文课堂更需要这样的批判性思维,要有反弹琵琶的创新意识。学生提出的批判性的疑问,都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批判性思维作用的结果,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巧于思辨。

猜你喜欢
批判性意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