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5-05-30 22:16姜娟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主体意识

姜娟

朱自清《背影》历来受到读者和教材编写者的青睐,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但很多老师反映频频受到好评的名篇,却没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各种解释,莫衷一是。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没有切身体验;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亲情观念淡漠;有甚者,抱怨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我认为,这可能与学生未能找到自身的存在感、主体意识不够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地学习,但教法和学法的束缚,流于被动灌输,使之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品读文本、文本感悟等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往往束缚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最终禁锢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初中生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提出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里的文学作品,即指文本。初中生最主要的文本就是初中语文教材,这是初中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这个过程获得情感体验、作品内涵、有益启示等就是初中生学习语文、增强语文能力的最关键途径。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要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我的观念是,成功的语文教学不是教师的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讓学生获得主体意识,主动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提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活动、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文本是架起师生之间学习的桥梁,教学活动中的媒介。我认为,文本解读是一种基于语文文本的对话,脱离文本,就丧失了对话的根基,它应是多方同时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在这其中起主导作用。如果教师主位,教师就会执着于自己的理解,将自己的想法,解读结果强加给学生,那么,桥梁的两端必各有侧重,后果可想而知。

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诵读”为基

文本解读的主体是学生。接触文本是解读的第一步。古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唐杜甫有“读书破万卷”的名句,后清有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过:“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几语道破诵读的重要性。诵读是,眼、口、耳、脑等各种感官同时活动,学生直接参与,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并能让学生直接感悟,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吸取。现代语文教学,诵读文本是学生接触文本,进入情境获得语感的重要机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各种各样的诵读机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诵读方法刺激学生的心灵,让心灵进入文本,换起学生内在的情感,真正能做到与读者“同呼吸,共命运”。我相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二)“思疑”为先

学生的主体意识往往又是从内心设疑开始。传统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担忧完不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担心学生思维难以控制,影响学习效果。他们不愿启发、设问、质疑,而照本宣科。学生“食之无味”,进而学习不够主动,反之依赖,“唯师是从”,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思考,不敢大胆质疑,最终,学无所获。这种学生学习过程中毫无生成的做法,毫无疑问,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桎梏,也给文本本应给学生带来的深层意义带来一层枷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丧失殆尽,学从何谈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和“疑”才是真正进入文本的开始,思考、质疑也是思维的开始,还是理解的基础。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他们就会有新的发现和延续学习的欲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由此产生,求知欲、主动性和探究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也只有这样,创造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反之,没有思索和疑问,犹如一潭死水,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作为增强主体意识的内驱力,思考、质疑是直接因素。因此,学生的文本解读不应该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教师有的放矢,巧妙的设疑问难,打开学生思维之门,激发学生读入文本,并让学生沉入文本,最终,能使学生做到敢于大胆踊跃地发问、探问、解疑。以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获得新知,增加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位。

(三) “体悟”为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作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我觉得,作为中学生,就是要把他们已有的人生经验渗入到文章,进行解读,以对文章有所感悟和领悟。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体会感悟过程。体会感悟是彻底解放学生的集中表现,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学生在诵读和思考质疑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有所意,有所感,有所悟,学生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个收获的过程,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一个愉快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叶圣陶有一段精彩的比喻,他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句话说明生活和文章是感悟的两块沃土。也就是说体会感悟是调动课本内和课本外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时会调动学生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积累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教学实践中,老师在以学生为主的活动中要善于根据文本的不同角度,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这样在读到相关本文时,他们才会联系生活实际,丰富自己的体会感悟。

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显然,文本解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文本,教师,学生因各尽其职。学生是文本的教学主体,但是,面对现在语文教师强制灌输的文本思维以致学生被动,受制于师的现状,唤起学生文本解读的主体地位既是顺应语文新课标的需要,也是解决语文教学瓶颈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主体意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