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高中数学学习模式初探之变式学习摘要

2015-05-30 08:07谭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变式高中

谭谦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下,校生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方法,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中数学变式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交流,变式探究,总结、拓展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 数学 变式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进入高中,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的紧张和枯燥,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就得不到体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原有学习方法方式,以问题为主引,以学生为主导,创设轻松的问题课堂,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得到发展与提高。所以,变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尝试。

1 变式学习模式的定义

要对原有学习模式进行创新,首先要对新模式从理论上进行认识、把握。“变式学习”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变式为主要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述、质疑和探讨问题的机会并注重多向互动,教学相长的一种崭新的教与学的操作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老师在科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编拟手法,有目的地将“变式”的思想引入到中学数学的解题教学中来,对数学问题作多层面、多角度的变式与研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变”的想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在“不变”中探求规律;将教学活动变为开放、宽松、愉悦、和谐的师生探究与交流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创新思维品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实现主动发展,并从中能够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

本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力图通过变式和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是教学内容、过程、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积极的评价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与以往相比,这样更能提高课堂的效益。

2 变式学习模式的三个步骤

(1)情境创设 问题引入

平铺直叙的引入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入,会激发校生的求知欲。通过创设一定的合理的科学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地投入后来的探究过程之中。由于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会通过感知材料,积极思考,带着富有挑战和价值性的问题参与学习过程,怀着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萌芽,也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为学生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学习作好铺垫,引导学生将客观的知识转化为主观的知识,这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

(2)合作交流 变式探究

关于“变式”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应牢牢把握“变式”的三个“度”:①问题的变式难度要有“递度”,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不可“一步到位”,避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问题探究,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②问题变式的数量要“适度”,不是多多益善,以中等生的接受能力为主;否则造成题海,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③在创设变式情境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否则会导致“同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教学时要充分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究,挖掘问题的变式。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个好奇心和探究结果(哪怕是错误的)都要加以赞赏,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促使课堂多向互动(师生、生生、群体等)局面的形成。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探究氛围,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的自由交流、平等合作的环境。

(3)归纳总结 拓展创新

学生运用探究成果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发展稳定、清晰的新认知结构,进行知识整合,以达到完全的意义建构,提高创新能力。教师要在创设教学情境,做出示范,指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深层探究,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为此,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共同探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提升和评价;还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下适当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堂的探究活动得以延续。

3 变式学习模式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 把握好问题选材

问题是变式学习的关键,问题的选材要科学合理,要有利于学生发展。问题的选择应取材于教材或练习题中最普通的习题,不宜过难;要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具有延伸性,可进行一题多变,应讲究通性通法。

(2) 理解好变式

学习模式教学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变式,解题方法也要“变式”,这样才能长久的保持和维持学生的“探究”热情;我们还应把“变式”升华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教育理念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显露出本学习模式的优越性。

(3) 保证开放的时间

由于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有极强的不确定因素,要使学生在课内完成“应用——理解——形成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认知过程,时间是非常紧迫的,这就要求学习模式具有“开放的教学时间”(包括课前、课内和课外)。此外,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具有交互性,即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空间必须是开放的,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必要的科学交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环境必须是开放的。

总而言之,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改变原有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深挖教材的同时研究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变式高中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