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语言的使用,一方面丰富了媒体报道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接地气儿的网络新词,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但由于报刊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因素,如果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把关不严、滥用网络新词,就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本文就报刊在网络词语的使用对青少年的知识建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论述的内容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报刊;网络语言;青少年;知识建构
【作者单位】黄莉菁,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从口头语渐渐渗透到传统纸媒。报刊的受众群体很广,青少年占很大一部分。报刊在使用网络词语时,谐音滥用,或对一些媚俗倾向的词句把关不严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报刊中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交流中衍生的一种语言形式,包含文字、标点符号、字母、图片等多种组合形式。它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网民为了提高聊天效率和诙谐逗乐而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久而久之形成特定的语言。总的来说,报刊中的网络语言风貌可以概括为“新、简、杂、活”。
其一,新。越来越多的报刊使用网络语言的标题,如《爱上旅行的N个理由》《国足给力的一战》。由此可见,标新立异、个性张扬的网络词汇能引起读者的关注。词汇的多样化丰富了报刊的语言,满足读者求异求新的阅读心理。
其二,简。报刊中使用的网络语言往往很简洁,尽可能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在传达给读者的时候,缩短了传递时间,让读者能够更加容易理解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坑爹”这个词用来表达对某些行为的不满,或者理解为不小心拖累了自己;“腹黑”的意思是看起来正经,其实心里很多坏主意。这些简洁有力的缩略语,因其独特的优势使其迅速得到流传和使用。
其三,杂、活。网络语言内容组成随意,组合形式丰富,甚至中英混搭。它们在报刊中出现时,不像平时写作那样谨慎,也并不太讲究语法规则,如gelivable是网民对于“给力”一词的英文音译,“动词+ing”在汉语词汇后面加上了英语的进行时,运用起来的幽默、生动,甚得年轻读者的喜爱。
二、报刊中的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知识建构的积极影响
1.丰富青少年的想象力
“囧”字在甲骨文中已经有记载,它的原意为光明,读音为“jiǒng”。这个古汉字在被网民赋予新意前,鲜为人知,也很少被使用。因为“囧”字很像一张人脸,里面有一对忧伤的八字眉,一张张大的口,十分形象生动。网民把囧字的意义延伸为尴尬的、窘困的、无奈的、无语的等含义,而后囧字开始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报刊的休闲栏目都出现过“囧事一箩筐”“萌娃囧事”这样的网络用语。为什么青少年能迅速接受“囧”字的新含义并乐意使用?因为文字与图形的联想激活了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这些彰显个性又活泼形象的文字备受青少年的喜爱,使青少年有了想掌握知识的强烈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付诸实践,便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2.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语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语言文化因素,是语言生命力的表现之一,抵制语言的创新就相当于扼杀语言生命活力。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过分循规蹈矩,不利于调动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言语机制的发展。青少年的发展需求与心理特征使他们热衷在网络上表达自我,当看到一些由自己创造出来的标新立异、幽默而有趣的词汇被广为运用,青少年的潜能与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提升,激发其语言创新意识。
3. 提升青少年对语言美的感知力
形象的符号组合,让青少年彼此交流更加能够体会到情绪的变化,产生通感,比如开心——O(∩_∩)O,得意——<( ̄︶ ̄)>,相较于传统用语显得更有个性而生动。这些符号适当出现在报刊中不但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相反还能使读物亲和有趣,更能被青少年接受,提升青少年对语言美的感知力。
三、报刊使用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知识建构的消极影响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认为网络语言给正统汉语带来了巨大冲击,破坏了传统语言文化的精致与严谨。很多家长也认为网络语言大都不正规,一些庸俗化与低俗化的信息会把孩子引入误区,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青少年规范文字使用造成冲击
从语言学的角度剖析,网络语言很不成熟,这些语言的生成随意,很多词汇来自别字、谐音,还有的来自方言、甚至出现中外语言混搭。网络语言的形成与使用都是非正式的,它的使用范围却超越了原有的设定范围。比如某报标题《男校能治疗“伪娘”吗?》《收费模式勾引IT巨头》,新闻报道中使用庸俗化与低俗化网络用语来寻求卖点,不仅影响报刊行业的形象和声誉,更是对社会和大众的不负责任。青少年正处于学习语言打基础的时期,对语言的判断能力还比较低,容易受到影响,造成汉字语法使用不规范,影响以后学习和成长。
2012年,教育部就出台规定,将“高考时一律使用汉文字答卷”修改为“一律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高考禁用网络语言政策的出台,表示教育部对网络语言的影响产生担忧。作为开放媒介平台的报刊行业,却没有成为表率,如《商家促销收获几何?市民冷对购物热装“2”》《“脱光”盛宴,最大赢家仍是天猫》,这其中的别字和歧义词滥用,实在令人担忧。
2. 语言暴力与垃圾,影响着青少年的语用习惯和身心健康
冯骥才先生说过,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围墙,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情感、思维和下意识。网络环境复杂,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暴力,其制造者随心所欲,毫无原则的创造和联想,生产了大量的语言垃圾。新闻报道在使用这些网络用语时,没有经过考究而滥用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炒瓜子吃多了会脑残》《男子乘坐飞机称有炸弹被罚 网友:闲得蛋疼》,这些粗俗的网络用语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细节里,或时常挂在青少年的嘴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四、报刊编校如何正确处理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它有其独具魅力的一面,但不是所有网络语言都适宜在报刊中出现,媒体人需要用更加严谨的态度,来规范与净化行业的语言环境,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不允许出现思想政治性、科学性的错误
思想政治性包含政治立场、国家、民族宗教等政治问题。社会热点事件往往最容易涌现网络用语,这些网络用语常常跟民众情绪和时政相关,有些词汇犀利鲜明,值得借鉴,但也常常夹杂不健康的语言。在稿件编辑校对的过程中要删除不适宜的网络用语,让青少年在接触网络新词汇的过程中,得到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语病、错别字不容许出现
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特殊、时常用相同读音来代替正确的词汇,交流双方意会多于言传。比如用“滴”代替“的”、“鸭梨”代替“压力”、“神马”替代“什么”等,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在编校稿件遇见类似的情况时,一定要进行修正或删除,严格对待语病与错别字。
3.与时俱进、有取有舍
网络语言广为流传并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是因其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绝对抵制网络语言是不必要的,适当使用网络语言会给读物增色,让其显得活泼生动、亲和有趣又富有时代感,更能吸引读者,尤其能让青少年读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所以编辑在处理稿件的时候,应该把积极正面的网络用语留下。
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传无法遏制,正确的引导比扼杀更为重要。报刊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肩负着传播正能量和正确引导公众的社会责任,相关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客观认识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积极正面而富有时代感的读物呈现给大众,引导青少年成长。
[1]张丽华. 图书编校对网络语言的处理[J]. 出版发行研究, 2013(7 ).
[2]鲁小菲. 汉语网络语言的合理性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8(4) .
[3]张秀娟. 互联网下的视觉语言符号探索[D]. 大连工业大学, 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