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

2015-05-30 15:21:00王敏
出版广角 2015年12期

【摘要】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是俄罗斯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一个重要流派,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彼此交融、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但并不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探讨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以期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运动;后现实主义文学;文学艺术风格

【作者单位】王敏,山东女子学院。

【基金项目】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课题编号:NXGDJY03。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现实文学一统文坛的格局不复存在,俄罗斯的文学界呈现错综复杂的气象。1991年后的俄罗斯文坛,不再以意识形态来划分文学派别,而是以体裁、风格、文体等来划分流派,形成多元化局面,先锋主义、现代主义等多个文学流派并存,后现代主义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一、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内涵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是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坛上仍坚持发扬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现实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吸纳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新现实主义文学类型。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的:一是对这个不断变化世界的认知;二是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与认同;三是创作者审视、描绘世界的开放性。

二、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有它独特的人生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实主义并不认为混沌乱象是难以摆脱的品质,而是主动寻求超越它的途径。后现实主义将对非因果性关联的探寻与决定论整合起来,将永恒性与耦合性整合起来,将原型性与典型性整合起来,在混沌乱象中进行自我调节。从人与现实的关系来看,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不怀疑现实世界,现实是多样性的,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并以各种方式影响人的命运;二是不割裂人性与现实的联系,以人作为支撑,去混沌深层寻找支点,人的命运总是在混沌的环境中沉浮。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在受困现实中寻找意义的人。例如,马卡宁描绘的“地下人”,他是社会底层的典型人物,有非常多的缺点,不肯接受苏联时期的制度,也不肯融入苏联解体后的新社会制度。他始终坚持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状态,不趋炎附势,不望风使舵,而是始终坚持自我,即使他始终不被社会所认同和保护。通过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家反思了苏联时代人们的命运,批判了当代俄罗斯在资本积累时期的丑态,表达了对追求自我的推崇与渴求。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很会“讲故事”,其作品带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在他们手中,通俗与高雅、现实与神话之间的藩篱已不复存在,他们用迷宫般的情节、嘲讽式的语言对现实进行写生,塑造出一个个跃然纸上的文学形象,不但让人们读得有趣,而且使人主动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层意义。例如,叶里扎罗夫的《图书管理员》,作者运用魔幻艺术手法赋予苏联时期那些被雪藏的书籍改变人们命运的魔力,所表达的观点是这样的:苏联时代虽然不完美,但却有其不可取替代的精神力量。对苏联和俄罗斯的比较,只是作者创造的表象,而深层次是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也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对苏联时期的特殊心结:不是一味决裂,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对故园的怀念与追思。

三、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

1.将决定论与非因果性关联的寻找相结合

决定论是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常见思想,后现实主义文学家经常为作品中的描写寻找现实逻辑依据,作品中角色的生存状况往往和社会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与此同时,后现实主义文学并未将作品当作一种现成的社科资料来看待,而是试图在非因果性与决定论间构建关联。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经常将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联系起来。例如,在斯拉波夫斯基的《我——不是我》中,主人公的身份总是在不断变换,这赋予故事情节一种荒诞的色彩,彻底打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逻辑结构。又如,在马卡宁的《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中,主角捍卫其创作的权力,甘愿栖居在地下,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像这样一个稳重的人,居然会做出“杀人”这一反常的行为。可以说,这样的故事情节彻底打破了因果性的支配,颠覆了读者的认知,并令读者不由地产生困惑。

2.以典型性和原型性的彼此交融作为营造艺术意境的原则

受决定论的影响,传统现实主义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主体在反映客体时往往受限于客体的规定性。这一点反映在作品之中,即作者执拗于客体的“现实性”倾向,专注于刻画典型境遇中的典型性格来突出某种“真”。在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情况也有发生,但更倾向于对艺术意境的营造,也就是展示艺术的典型姿态。后现实主义作家期望借助这一手法来对作品的重心进行深入探讨,即从多个角度对人的精神存在进行深层次的思索。在戈连施坦的长篇小说《赞美诗》中,作者将《圣经》中提到的四种灾难——战争、饥荒、瘟疫、死亡和俄罗斯民族所遭遇的卫国战争、大饥荒、极权专制等真实场景交错在一起,使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又如在《新鲁滨逊一家》中,尽管作者仔细交代了人物的现实背景,但描述其全家重新进入森林过原始生活的情节,又赋予了现实一种亦幻亦真的朦胧色彩。

对宗教形象的应用也是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内容。例如,在作品《圣经》中,诺亚坚守正义,谨遵圣训,即便在大灾难面前依然坚持自我,毫不动摇,并打造了一艘拯救生灵的方舟。又如在作品《新鲁滨逊一家》中,父亲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诺亚精神。为了避免家人被日益腐坏的社会风气所侵蚀,他携带妻儿远离都市,迁徙到偏远的乡村地区,安家于森林的一个洞穴之中,并将这个洞穴视为挽救心灵的诺亚方舟。

3.形象结构本身体现出艺术评价的含混性

在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中,作家巧妙运用“含混”这一艺术手段来搭建形象结构,特别是借助人物性格的含混性,使作品主导思想基调中多出一分模糊感。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人物身上往往表现出悖论与矛盾的特质,这使得读者无法简单地用“好”或“坏”的极端标准来对其进行评判。例如,在《赞美诗》中,敌基督就表现出十分复杂的形象特征,尽管他们也是基督的追随者,但他们显然不够“完美”,他们也会有犯罪行为,屈服于撒旦的诱惑。在敌基督的身上,仁爱和贪欲相互交织,罪恶和理智彼此碰撞。又如,在作品《模糊印记》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主人公,他悲惨的经历引人同情,他的软弱让人厌恶,他的自我批判又让人对其产生一丝尊重。此外,很多后现实主义文学家在叙事时并不表明自己的立场,使读者阅读时产生困惑。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等同于不掺杂任何个人想法的“零度状态”,而是其将价值判断隐藏于更深的深度,读者只有真正了解作品中的角色,才能把握作者塑造这些人物的意义,进而了解作者的思想。

4.以语言为代表构建文化的多边对话性

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倾向于在本民族内,甚至不同种族文化间构建横向的连接。很多后现实主义作家都会在作品中将俄罗斯古语、俚语、俗语、苏联时代词汇、意识形态词汇、外来语掺杂起来使用,使文学作品跨越时空限制。例如,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作品中常会出现一些斯拉夫教会的词,他还会将这些词与现代词结合起来,甚至与高加索语系、印欧语系中的词汇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些临时性的新词。

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多边对话性也表现在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上。后现实主义作家打破了标点符号表示语调、停顿的用途限制,使其在文学作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马卡宁的作品中,括号、冒号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尤其是括号会频繁出现。如他的2万字小说《出入孔》中竟然出现了大约200个括号,每一句话都有一处甚至多处括号。括号的使用不但方便读者了解相关信息,也使作品内容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现实主义文学有较大区别,后现实主义文学家在继承苏联思想的同时,反思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并进行比较,继而引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客观来说,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是特定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的产物,代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对此进行研究和思考,对我国文学创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管月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羁绊与催化剂[J]. 江海学刊,2010(6).

[2]周启超. 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艺术范式——今日俄罗斯文学气象手记[J]. 芒种,2013(5).

[3]杨明明. 世纪之交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流变[J]. 浙江社会科学,2012(2).

[4]郑永旺. 作为巨大未思之物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J]. 求是学刊,2013(6).

[5]张建华. 守望经典——后苏联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谈[J]. 俄罗斯文艺,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