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有仙侠剧接棒每年暑期档,且会在暑期档持续发热。今年,火了《花千骨》。这部源自同名热门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作品,开播前就已烙上了粉丝剧集的天然基因。作为一个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影视强IP,《花千骨》于湖南卫视首播以来,收视与争议一并持续走高,也催生了“花千骨奇观”。
能进驻芒果台钻石独播剧场的作品,总有一些共同的“神力”:它们能紧紧贴合年轻受众的喜好并触发话题性观看,多数情况下槽点远比看点多。基于对粉丝群的牢牢把握,这般“雷”剧生产的既定思维似乎渐成国产热播剧的主调。
该剧讲述了最后一个神转世的少女花千骨(赵丽颖饰)与长留上仙白子画(霍建华饰)间有关成长、取舍、道义的纯爱虐恋故事。既有当红偶像坐镇,又得以流行文化的润色——虽然依旧是那个与蜀山、六界、拯救苍生有关的英雄美人的套路,但如此声势浩大地集结偶像的铁杆粉丝,迁移原著小说的忠实观众,能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也自是水到渠成。
但粉絲剧与雷剧之间往往也就一线之隔。正当《花千骨》的收视依着预期蹭蹭上升,人们对剧中难掩的雷人元素的诟病也随之水涨船高:特效包子、自带美颜技能的灵虫、奥特曼画风的怪兽……无论是常规的人物特效,亦或恢弘的场景特效,五毛钱特效始终“至死不渝”地捍卫着《花千骨》的荧屏地位。可以看到,《花千骨》不过是一个缩影:纵观这些年的国产热播仙侠剧,点赞的越来越少,拍砖的越来越多,即便依旧维持着观看的“繁荣”,而诸如当年《仙剑奇侠传》的辉煌却一去不复返。
逐渐形成固定生产模式的仙侠题材粉丝剧,将“雷”进行到底的“难言之隐”是什么?
一方面是无法调和观众间不同的想象。小说、游戏等进行影视改编,事实上既可爱又可怕。可爱的是题材的广泛接受度为电视剧生产带来天然的优势,可怕的是小说、游戏中对于场景、人物与故事走向的设计相对开放,如该剧中花千骨与白子画的相爱相杀原本便给观众留下较大遐想空间,而在电视剧中要令观众接受一个统一的《花千骨》,即便再有一万个霍建华也是空中楼阁,确实不太可能;另一方面是无法调和的剧集成本。一部粉丝剧的必备要素是大卡司的加盟,刨除片酬及其他费用,留给特效团队的还有多少?难为无米之炊的特效,也自然成为观众的“众矢之的”。由此,眼下为市场所驱动的雷剧生产,将这般“恶性循环”全部归结给“渣”特效,恐怕也不妥。
《花千骨》的热播在情理之中,热议也非意料之外。“看热闹”胜过“看门道”的粉丝剧,事实上也是众口难调的无奈选择。在责怪国产剧集市场雷剧迭出的境况时,或许我们也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看的电视剧又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