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相谐妙趣生

2015-05-30 11:39郑素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学科整合语文学科小学美术

郑素静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各学科课程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相互融合是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同为人文学科的美术与语文具有一些共性的元素,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吸收语文元素,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表现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借鉴作文教学方法,生成无穷创意;设疑导学加深理解,建构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语文学科;学科整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语言则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美术与语文都是独立的课程,有着各自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学科特征。而新的课程改革则强调各学科应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小学美术教学整合语文学科元素,来帮助本学科教学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构建高效的课堂呢?可尝试从以下方面展示实践。

一、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美术注重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合理地整合语文知识,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极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达到“乐学”。例如执教第九册《广而告之》一课时,教师出示“鱼”一字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篆书等各种字体的写法,让学生看、猜该字?再引导学生探究这些字体,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字的兴趣,鼓励学生从汉字的形、义、结构等方面出发,对汉字笔画与结构进行合理变体,自主设计创作美术字、艺术字等“图画文字”。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整合了汉字学的相关知识,既丰富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中的人文内涵,又注重美术学习的趣味性与灵活性,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了学生兴趣点,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次新的锻炼,使他们更懂得观察生活与体会生活。

二、借鉴习作教学方法,高效生成无穷创意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那如何找到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呢?一教师执教《高高低低的桥》一课所采用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借鉴。桥是学生常见的建筑,也是学生最常画的几种建筑之一。如果教师事先不做引导,直接让学生画桥,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只画出一座简单而相互雷同的桥。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语文课中的一些做法倒值得借鉴,在指导写作前,教师总要引导学生把事情说具体,只要说得具体,学生才能写得具体。因此美术教学中,在让学生自己创作前,不妨先借鉴语文写作课的做法,让学生先说说,学生们说的细节越多,后面画才会越生动。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四年级语文课文《北京的桥》,要求学生收集文中各类桥的图片。在欣赏、交流的环节中,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桥,如拱桥、立交桥、斜拉桥、塔桥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们说一说见过的印象最深的桥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很丰富,如:“神奇的伦敦桥下层分成对半,由两边的塔桥拉起,这样大轮船也能经过了”;“赵州桥桥身两侧的四个小孔”;“路灯下有着雕刻精美的小天使的巴黎桥”。说完现实中的桥,再引导学生说说想象中的桥,学生有如下的想法:“一座连接地球和月球的桥,在这座长长的桥上人们可以领略许多美丽的景色”;“我想象着一座有着特殊功能的‘心情天气联系桥。如果你心情很好,一走上桥,天就会很晴朗。而如果你很悲伤,天就会下雨”;“还有会自动播放乐曲的‘音乐桥,走上桥就能美美地享受着动听的歌曲”。叶澜教授曾说过“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果如其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心中千奇百怪、令人瞠目结舌的想法都冒了出来。有了这样的画前引导,学生的创意被充分激发,相应地,完成的作品就显得异彩纷呈了。

三、设疑导学加深理解,自主建构高效课堂

积极传承、并有效利用诗歌这块文化瑰宝,这好像一直是语文老师的事,其实不然,美术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美术学科表现手段灵活多样的优势,以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故事性和情节感引出美术学科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以有意设疑、引导学生发现、生成、讨论、解决、反思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构建为过程,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例如,在用中国画绘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古诗时,教师先吟诵,同时让学生闭眼想象画面。接着教师通过五问:1.听了这句诗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2.谁在“借问酒家”;3.怎样表现“遥指”;4.谁能来表演诗句中场景;5.你会添加什么样的背景。五个疑问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诱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他们在问题中用自己的头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肢体感同身受诗里的情境,并从中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构建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科之间整合的优势,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二者的融合效率,最终实现美术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堂实施者对话》.2007年11月.朱慕菊主编

[2]《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猜你喜欢
学科整合语文学科小学美术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教学
深化课改的五个着力点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