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

2015-05-30 22:32高海波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审美能力校本课程

高海波

【摘要】目前大部分学校素质教育普及的面比较小,而音乐课堂是普及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我国高中学校的生源状况出发,还有许多高中学校的学生音乐理论基础偏低和几乎空白,音乐修养更谈不上。面对现状,我们可以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开发各种适合各校生源素质的音乐校本课程,利用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音乐,采用与学生音乐基础相符合的欣赏方式和培养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从而喜欢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音乐。

【关键词】音乐素养 校本课程 音乐基础 思考 审美能力

随着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多元文化的传播虽然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但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大众文化发展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倾向,缺乏真正的文化个性和创造性。因此,当下大众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人们心理极不稳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的不良现象。

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欠缺、文化品味不高、文化辨别能力和评判能力低下,所以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流入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会思考,缺乏判断,没有抉择,面对形形色色的文化良莠不分、缺乏足够的文化辨别力去抵制那些庸俗劣质的文化垃圾。由此,通过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价值取舍上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已成为学校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

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呢?真正的教育要符合文化的内涵,则必须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活动,它是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根本途徑。开展以审美为核心艺术化教育,是对学生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不仅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水平,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与免疫力以及文化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化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正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达到艺术化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家开设的音乐课程中存在着局限性、客观性,同时各学校生源的地方性、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着艺术化教育地步伐,因此进行音乐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尤为重要,通过音乐课程的校本化,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另一方面,通过音乐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目前大部分高中生面对国家开设的高中音乐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原因是迫使我们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实施校本化的重要原因:

1、高中生对艺术课程的思想认识偏差

学生对艺术课程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不足,关于艺术修养对人生的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同时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他们在小学、初中开始便习惯不认真对待音乐课,初中的音乐课程也可有可无,轻视甚至无视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导致学生音乐基础空白,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对艺术课程的理解。

2、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高中生掌握的音乐知识匮乏,音乐基础薄弱;记得在上音乐奖赏课《黄河大合唱》时,当笔者问及黄河大合唱共有几个乐章时,绝大多数同学摇头示意;还有一次京剧课上,同学们竟然把京剧大师梅兰芳和歌星梅艳芳混淆;课堂上要求哼唱作品的主旋律,几乎无人能哼唱出来;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和学习。

3、学校对音乐教育重视不够,音乐课堂硬件设施配备不足

目前仍有大量的学校是教室代替音乐功能课室,没有钢琴,没有音乐功能室的布置和氛围,学生座位紧凑,完全没有进行小组音乐参与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

4、许多学校音乐课程开设不足,专业教师配备不齐等问题,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国家规定高中阶段开设高一音乐鉴赏课程,同时高二阶段应当开设音乐模块课程:歌唱、演奏、舞蹈、戏曲、影视等模块课程,但由于许多学校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学校为解决高考分数的压力,往往占用了大量的音乐课时,用音乐课作为学生文化科目的复习和强化课,同时音乐教师在人数上、专业配备上等问题,难以很好地开设好国家规定的相关音乐课程,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所述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只有根据各自学校的校情因地制宜地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利用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的音乐,采用与学生音乐基础相符合的欣赏方式和培养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才能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从而喜欢和欣赏美,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音乐;提升学生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

音乐课程“校本化”,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学校根据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情境,特别是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习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校自身传统及当前学校文化等,对现行教材进行选择、改编、补充、拓展等方式,将音乐课程进行重新组合以充分发掘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所做出的创造性研究活动。在实施音乐课程“校本化”的教育实践中,可进行了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等几个方面的改革;具体校本化实施包括以下几种做法:

1、音乐课程生本化

1.1、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

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实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校本化,选择适合高中学生的鉴赏内容,如民族音乐系列、世界音乐系列、我国经典的、家户喻晓的名曲,而西方印象主义、民族乐派等作品,学生难以接受的作品赏析可以放到高二音乐模块课程中使用,还可以放在高中音乐高考(特长)班使用,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作为纽带,把流传于学生生活中的音乐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来讨论和鉴赏。

在实施国家音乐课程校本化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发学生喜欢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音乐校本课程, 比如,开设《校园歌曲演唱教学课》,选择健康、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歌曲做为教材内容,感受歌词之美,旋律意境之美,作品意义之深厚,作曲家创作技法之独特,升华只懂唱不懂鉴赏之不足;同时让学生掌握歌唱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可以较准确、流畅地去演唱歌曲。

总之,音乐课程选择生本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同时人人都可以是学校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每位教师可以开发一种学校课程;为保证音乐校本课程质量,学校还可以调动本校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积极寻求校外合作,聘请民乐、管乐、街舞等相关专业教师, 这些校本课程设置的标准,都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为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因此课程选择的生本化,精心为学生打造校本课程体系,就犹如一道道营养丰富的自助餐,以其多样性、趣味性吸引着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现自己适合什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由“冲动”到“理智”,由“热爱”到“酷爱”。这些音乐校本课程就如自助餐让学生自由遨游在音乐知识、人文知识和艺术修养之中,眼界不断开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国家的音乐课程日益丰富,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相信孩子们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发展。

1.2音乐课程教学生本化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叶澜教授语)为此,我们要立足课堂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生本学堂,以生为本,倡导学生快乐地自主学习,在“生本化教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主动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过程中学习音乐,用多彩的音乐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步入五彩繽纷的音乐世界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让学生在优美流畅的演唱和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结构的布局等,感受到音乐所抒发美好的情感,从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中领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艺术和美。

2、校本课程精品化

做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加法”和“减法”,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初级阶段是解决数量的问题,但具有一定数量的音乐校本课程中要冷静思考这些校本课程的质量问题。这些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是否有生命力?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校培养目标有契合度?是否实现了校本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和突出特色品牌?因此我们要梳理总结,做好减法,突出特色,努力使音乐校本课程的精品化。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发展力的校本课程,我们可以进行做大作强,

譬如在多门音乐校本课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两到三门课程作为精品的校本课程进行打造,撰写校本教材;如,开设的《21世纪音乐家、流行唱将的作品赏析》,同时模仿《鲁豫有约》把《名家有约》引进课堂,这门校本课程给学生介绍音乐家的故事,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欣赏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感受他们从中值得学生学习的人生之道、艺术修养、艺术魅力和其做品的经典所在,这门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创编,经过科学系统查找资料,确定每章节教材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及时代感,使之成为吸引学生、课堂有效的精品课程;

3、比课堂教学更大的生本课程:校园生活、社会实践---将音乐鉴赏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完美地组合,让高雅的音乐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

3.1开设午间音乐沙龙; 每天午间音乐沙龙也是实施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利平台在这个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舞台,可以更多的是把最新的音乐动态和趋势通过学校的广播、电视与全校师生分享,让校本课程具有时代感,如把学校里最新开展的一些音乐活动形式更多地向全校师生汇报如:参加合唱比赛的录象播放;这个学期举行各项艺术节播放等

3.2成立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很好地利用高中生全日制住校的特点,开设学生五点音乐鉴赏广播电台课,每天放学期间广播电台课让学生欣赏3至4首中外古典名曲,播音员进行音乐相关赏析内容的介绍,同时介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生平简介等;

校园课余的所有休息时间,可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播放不同风格的春.夏.秋.冬相符合的主题音乐作品: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优秀器乐作品、经典流行、爵士、英文歌曲等,因此,学生的鉴赏能力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

4、音乐课程师本化---挖掘教师队伍的潜能,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方法表面上对教师要求难度是降低了,但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对其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综合的艺术学科专业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一专多能”到“多能一专”。要求教师知识多元化。而目前我们的教师专业都相对单一,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和实际需要,采用“一科切入,兼及数科”或“多科综合”的不同方式进行教学。在讲图形意味一课时,我们可以邀请美术老师一同走进课堂,其中涉及的美术知识就由他讲授,这样一来,各展其长,知识互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涉及有戏剧的内容,我们邀请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来配合。总之,我们可将校内具有一定才艺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充实到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里,充分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除此之外,作为专职的艺术教师,要经常和其他学科教师进行交流,甚至要经常听各门学科的优秀课,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课改的学习培训,经常向市区教师请教,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来,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指导,有效提高教学。另外,在网上和同行展开讨论,使自己尽快适应综合艺术教育的需要。

总之唯有创新地进行音乐教育工作,多思考多实践,开发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普及素质教育的校本音乐课程,实施高中音乐课程校本化才能更好地迎来我国艺术教育的春天.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审美能力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