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和平
[摘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需要依靠学生平时一点一滴的阅读训练积累。但只要教师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勤于动脑,积极思考,坚持阅读技巧的科学训练,促进学生对生僻词汇词义猜测能力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技巧 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064
阅读能力是英语素质的重要内容,它直接体现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随着初中生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增多,阅读要求也渐渐提高。近几年来,阅读理解在各地中考命题中都占有大量分比,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渗透给学生阅读技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呢?
一、调整阅读速度,合理分配阅读时间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阅读某一篇文章时,常有这样的现象:遇到不懂的地方反复读,仔细研究,一定要弄懂某词某句的意思才肯罢休,接着阅读下文。其实,这种做法很容易影响阅读时间和进度,有时候花费了大量时间,对这些地方的理解还不一定准确。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保持合适的速度,不要拘泥于某一词某一句的理解,要善于一边耐心读一边认真理解,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大意或主题,感悟命题人的命题意图。遇到生僻词汇或不懂的语句切忌逐词逐句地感知理解,这样会将一篇完整的短文弄得支离破碎。可先用笔做出相应的记号后接着往下读,阅读过程中难懂的地方往往在我们阅读下文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但是对于短文中出现的一些长句要进行语法分析,以便最大化地弄清句子的确切含义和短文的大致含义。要提醒的是,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体现了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与概括,对我们理解全文整体含义有很大帮助。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不要轻易地一读而过,不加任何思考。
二、创新阅读方式,准确捕捉所需信息
我们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在训练方式上要善于创新,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习需求,结合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要求,采取略读、寻读、精读、泛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略读或寻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查阅所需信息的技巧,即针对阅读理解的试题要求,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在文章中的准确位置,并围绕这个位置,适当拓展到上下文,以准确找寻问题的正确答案。在对短文大意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对于阅读理解试题中提出的细节性问题,要学会运用扫视的方法寻找信息。要强调的是,扫视上下文应该是目光的纵向移动而不是横向移动,运用快速的纵向扫视扩大视觉感知范围,有助于我们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所需查找的问题信息。
三、正确处理生词,掌握词义猜测技巧
阅读过程中,学生难免碰到不熟悉、不认识的词汇,此时对生僻词汇的处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阅读速度和对短文大意的理解程度。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技巧时要将对生僻词汇的词义猜测技巧当作一个重点来指导。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题材的短文内容,可以指导学生不同的猜测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生僻词汇前后词的意思或整句大意来猜测词义;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语法知识或标点符号来猜测词义;可以根据词汇的从句释疑来猜测词义;可以根据上下文已经呈现出来的事实来猜测词义,还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等等。总之,猜测词义的方法很多,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素材和短文环境选择不同的猜测方法。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对生僻词汇词义的猜测只需要猜出其大概含义,不必事求完美地猜测相应词汇的准确含义,这是没有必要且很难做到的。
四、充分利用信号词,准确把握文章含义
学生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些诸如“however,although,also,for example,in fact,in a word”等之类的词语,这些词汇的后面往往是作者想要解释、强调、补充的内容,我们将这些词汇统称为信号词,信号词体现了某一句上下文的关系或文章各段落之间的联系。如果学生在阅读短文时能充分利用这些信号词,那无疑是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加强理解效果的。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短文时及时发现并抓住这些信号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义,推测短文大意。
总之,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巧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需要依靠学生平时一点一滴的阅读训练积累。但只要我们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勤于动脑,积极思考,坚持阅读技巧的科学训练,促进学生对生僻词汇词义猜测能力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方妮.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的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4(3).
[2]史艳桃.浅谈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1(11).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