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陆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兼顾德育,并努力取得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品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把他们培养成新一代的有用人才。
一、用好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有古诗、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记叙文、说明文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简直可以称为德育的一本“百科全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如《诚实的孩子》一课,讲述伟大的革命家列宁小时候去姑妈家做客,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后来他主动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写信给姑妈承认说谎的事。一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列宁这一楷模,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有些教材的思想性并不是很明显,他们的德育功能暗含于文章之中,需要教师进行挖掘,我们可以通过讲解这类文章的文质兼美、久传不衰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还有一类是科普文章,科学性很强,思想性不那么明显,我们可以把科学道理向小学生讲清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科学的神奇、科学的魅力,促使他们从小学科学、用科学,懂得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总之,无论是什么文章,教师都应该在认真讲解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度、三度的再创造。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有其内在联系,要了解作者用怎样的语言、结构来表述思想,然后根据学情进行创造,达到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优化。
二、精心设计教学,渗透德育
教科书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不是油水分离。如西师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长征》,诗歌中有这样一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教学这句诗时,我抓住“只等闲”这个词让学生理解,“只等闲”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和交流,加上老师的引导,最后明白了:这里的“只等闲”是指平平常常的小事。明明红军过草地翻越雪山这么艰难的事情,在红军眼里卻成了平平常常的小事。这样,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高贵品质,也受到了要克服重重困难,认真学习的教育。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例如:在《丰碑》一课教学时,刚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碑”是什么?“石碑”学生回答。“是用来干什么的?”“纪念去世的人”“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从课题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过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让学生受到在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作文教学,渗透德育
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我们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样既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注意周边发生的人和事,激发写作的欲望,积累写作的素材,这样做同样能实现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的目的。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根据图意“一位少先队员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教师可指导学生看图明意,教育他们关心帮助老人是一种美德。又如教学第四册复习六“小熊真可爱”这一看图编故事作文时,我在学生编出了小熊拉着爸爸的胳膊不让他去砍树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述了我国的环保现状,教育他们要保护树木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练习写简单记述文时我还注意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写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指导学生可以写“劝架”、“成立图书角”、“评选班干部”……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作贡献,积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等。在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四、课外实践,渗透德育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思想教育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品行体现在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人。所以。除了激发学生情感、动之以情以外,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导之以行。如学习了《鲁班造伞的传说》、引导学生奋发学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了《紫色风铃》、《这条小鱼在乎》后,引导孩子感悟人物美好心灵,做善良、有爱心的人;学习了《钓鱼》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制度习惯以及做人要讲究诚信的教育。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效果是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