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鹏
高中新课程改革后,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就从未驻足,各种推陈出新的观点,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继续为高中语文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课改的探索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创新课堂在模仿借鉴某些教学模式的时候,已经形式化。“读”这一重要的环节已经渐渐被淡化。
而今,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背景下,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况且,教育部宣布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改革,虽然被没有具体的改革方案出台,但是各地也开始了调研和探索新的改革方案。而在改革过程中,语文考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语文命题也发生变化,不管是形式还是分值发生变化,但是从相关的文件和各地的方案来看,“读”这一语文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会加强对阅读层面的考查。
基于以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必须重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阅读视野与阅读量做了明确要求,况且在现行的语文课中,教师只侧重于对教材的解读,语文教学就局限于了精读精讲,读书的时间和数量就较少,压根就不能保重阅读的质量。甚至出现学生学习功利化、语文教学边缘化等现象,学生上完语文课之后就不在进行阅读的现象也大量的存在。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积累,是一种沉淀,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体验,是文学审美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阅读的情况也最能体现语文的素养。
由此而观之,语文教学中的“读”不得不重视,甚至是加强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
那么,在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下,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不是就只是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读物,或者不进行组织管理呢?这显然是不行的,教学必须要有组织性。那么,高中语文教学该读什么,怎么读,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呢,我们可以做以下的探索。
一、加强导读指导,拓展阅读视野
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读大都囿于教材或者是几本杂志,也或者是基本学生钟爱的文学作品。但是从2013年全国卷和部分地方高考语文试卷来看,高考命题材料覆盖的领域就比较广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哲学、艺术、时政等。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读除文学以外的阅读材料时,例如文化,哲学,宗教等,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甚至是读不懂。这无不与平时阅读面狭窄和阅读过于“文学化”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平时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综合提高阅读能力。教師也可以从如下方面去做阅读材料选择的指导。
1 学校或教研组编辑的校本课程语文读本。
2 阅读教学篇目相关的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3 尤其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只是,4 鉴赏文学作品时尽量的与这些因素联系起来。
5 教师在每一个学段制定一个阅读计划,6 给出参考书,7 或学生群策群力,8 提供参考书目,9 参考书目尽量设计各领域知识,10 不11 能只局限于文学。
12 阅读单元教学中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13 以及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评论性文章。
14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看报、上网,15 了解时事和社会发展动向。
二、加强阅读组织,提高阅读质量
新课改后,语文的教学模式多样化,但是在相互的学习借鉴中又逐渐趋于统一模式化,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大多都还是侧重于对教材的解读,以课余作为阅读的时间,尤其是在众多教学方式采用导学案的形式下,学生每天在课下,要自主地完成各科的导学内容,势必是学生的一大负担,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大量的阅读估计不大现实,甚至是学生只是应付交差而草草了事,这就没有得到有效的阅读。因此,加强阅读组织,提高阅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考虑以如下方式组织阅读。
1 每一单元教学前,2 设置一至三节阅读课,3 阅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相关知识,4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时,5 做笔记,6 提问题,7 然后在组织文本解读,8 这样既可以强化阅读,9 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文本。
10 每周设置一至二节阅读课,11 规定阅读篇目,12 并做好读书笔记,13 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教材文本赏析前,14 设计知识链接资料,15 先读后学,16 再组织课堂教学。
17 课前时评三分钟,18 每节课组织教学前,19 给三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时事点评,20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22 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的培养,23 教师进行评前指24 导。
25 对比阅读与知识链接。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26 选择相应的文学文本进行对比阅读,27 并且进行知识的链接,28 然后组织教学,29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涉及到更多的知识,30 也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水平,综合提高其语文素养,都必须重视“读”的重要性。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来看,高考语文改革也将可能有意识地增强读书情况的考查,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尝试,例如2013年四川卷第20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既考查了学生的文学素养、阅读视野和表达能力。而且高考作文题,更是对学生的阅读有较高的要求,况且高考学生作文常常语言贫乏、视野狭窄、感受浅薄,由此而得,“读”是至关重要的。
新课程改革后,高考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学方式也将再度受到冲击,将朝着更科学、更高效的方向发展,而“读”依旧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依旧是语文教学需要加强的环节。即使未来高考命题更注重运用教育测量技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 “读”始终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