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燕
【摘要】当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一一阐释,以期为青年大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批判的思维品质给予正确导向。
【关键词】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挑战权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布《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就指出了高等教育这样的使命:培养批判性和独立态度。而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了国际教育公认的核心理念。但是当今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种占有式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书本至上、教师至尊”①模式。这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钱学森先生的拷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历历在耳。在知识、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缺乏创新精神,这就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那么,高等教育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上的不足,无疑就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塑造,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教育的殷殷期待。
面对如此形势,我认为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主要应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努力。
一、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性。
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批判意识。因为我们成长于应试教育之下,思想长期受制于“标准答案”的权威。大学生要从观念上转变,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不盲目追求标准答案,在思想上摆脱对权威的迷信。最好的方法就是广泛地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就是与智者对话,就是与智者同行,就是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看世界。针对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批判思维理论的学习,所以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比如与逻辑学相关的哲学论著,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和黑格尔的反思论等等;另一方面,又要跨学科广泛涉猎,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更新观念,从内部打破对权威的盲从,树立批判精神。
其次,要勤于思考,树立质疑精神。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质疑精神,总是将教师、书本所说的当作金科玉律。“批判性思维强调不要盲目接受现成的观点,不要墨守成规”②。对现有知识的质疑,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但是要注意,批判性思维不等于对所有的结论、认识持否定态度,批判性思维的“批判”并非指无原则性的破坏,而是追求对错误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因为只有对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避免重犯,才能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向好的方面发展。“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原则,从首次提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杜威(John Dewey)开始,就是大胆质疑、谨慎断言②。”所有的质疑都必须建立在严谨审慎的思考之上。因此大学生必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最后,要加强交流合作,客观看待问题。以批判为核心的批判性思维尊重客观事实和实践, 看问题不诉诸感性, 而是寻求理性, 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客观。客观性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就是指人们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和论证思想时,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而它与浮夸、自负、模棱两可是根本对立的”④。为此,就要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多多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清晰的逻辑和缜密的思维方式,辩论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从而便于多角度观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创见。
二、学校、社会须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
首先,要更新评价学生、评价人才的标准,将批判性思维当作重要的评价标准。以此,在评价体系上,肯定并贯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求,“倒逼”督促培养过程中的对“批判性思维”加以重视。高等学校要清醒认识到当今社会对人才各方面素质的需求,调整教育目标和评价理念,帮助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民主氛围。“批判与权威相对立,教学中的民主性是培养学生质疑与批判的前提。⑤”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教师消除权威,做到师生平等,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大学里成功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富有智慧的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而不是对着教材顶礼膜拜。大学里的课堂,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结盟,共同去征服教材展现的知识世界,并在征服教材、批判教材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让自己享受到体现教育价值的幸福,这样的课堂才会一片火热,这样的课堂才会智慧满堂,这样的课堂才会让批判性思维换发生命活力。因此,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将原来旧有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转变为师生平等,共同探究,相互促进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的教学模式。
最后,社会要形成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和支持的文化氛围。几千的封建制度,传统观念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如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即要求下级对上级无条件服从,这种尊卑极易诱使人屈从于权威,表现在今天,就是饱受詬病但又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等。要摒弃这些固有的传统文化的束缚,鼓励个性独立、个性自由,鼓励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性精神,为青年思想“松绑”。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关键在自身的努力,但教育和社会等外部条件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当前是网络的时代,人们有机会接触到海量的知识信息,但是这其中又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为适应网络社会,批判性思维的对个人的知识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又是变革的时代,中国经济在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新常态”阶段,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批判性思维的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日渐凸显。大学生要用批判性的思维品质武装自己大脑,恪守理性,在实践中保持自己对事物客观独立的看法,才能担起时代责任,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为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江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2]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2年11期
[3]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2年11期
[4]林胜强,易刚.论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3期
[5]王海龙.论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培养[D].黑龙江:燕山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