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萍
摘要: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促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环节。当教师终于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尝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之后,一个新的问题会紧接着浮现出来:开放以后怎么办?课堂的多向、多元、多样化延伸常常会让老师感觉到无所适从。这个问题的浮现,表示着教师的教学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教师而言,核心的问题就是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实现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三放三收逐步逼近法独立思考自主性
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促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环节。当教师终于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尝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之后,一个新的问题会紧接着浮现出来:开放以后怎么办?课堂的多向、多元、多样化延伸常常会让老师感觉到无所适从。这个问题的浮现,表示着教师的教学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教师而言,核心的问题就是合理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实现课堂教学“放”与“收”的和谐统一。教师设置有效合理的问题是教学的前提条件。
如在讲解《课题学习: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第二课时,我原来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先引导学生探究原正方形边长为20cm,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h为多少时,体积最大?直至推出一般性规律:怎样才能使制成的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尽可能大?教学思路是:
(1)教师直接先提出问题给学生,把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按0.5cm的间隔取值,即分别取0.5cm,1.0cm,1.5cm,2.0cm,2.5cm,3.0cm……时,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将如何变化?请你制作一个统计表,表示这个变化状况。(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可以使用计算器)
(2)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当小正方形的边长取什么值时,所得的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最大?此时,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容积是多少?
(3)在得出3~4cm时面积最大,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向小数探究。
我用这种方法上了一节课后,发现学生虽然是在探索,但只是沿着老师给的数据机械性的算出答案,根本就起不到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目的,数学思想方法更没有学到。改变教学方法后,我决定推翻过去思路,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方法如下:
深入探究第一部分:(“一放”)
教师提问:原正方形边长为20cm,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h为多少时,体积最大?
结论1:h=3cm时,体积最大。
教师提问:
从变化趋势上看,体积是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再下降,你观察统计图,请问:你认为588是体积的最大值吗?你有什么想法?
“放”后生成的问题:
(1)会有同学产生质疑: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非得是整数吗?如果是小数,相应的无盖长方体体积是不也有可能更大?
(2)教师总结:这说明,由于刚才的方法所限,并没找到体积最大值,但能初步确定h的范围,请问:h在什么范围内,体积更大?
(3)学生得出三种结论,说明理由:2~4,2~3,3~4之间。教师让学生说,不要急于否定。总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h在3cm周围时(离3很近),体积更大。
(4)2~4范围太大,但到底在哪个范围,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最简单的方法,是h选择3左边的2.9和右边的3.1,分别计算出体积,看看他们的变化趋势,在进行选择,分两组计算体积,精确到小数点第三位,谁先算出就上黑板写。
(5)从变化趋势上看,体积到h=3.1时还在涨,说明体积最大值肯定就出现在3~4之间。
得出结论:h约在3~4范围内时,体积更大。
深入探究第二部分:(“二放”)
(1)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范围进行局部放大,寻找具体h值?仿照上节课的方法,你打算怎样做?
(2)学生自然会想出: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h按0.1cm间隔取值,找到h为多少时,体积更大。
(3)要求:每组计算一组数据,填入统计图并观察规律。
结论:h在3.33~3.34范围内,体积更大。
教师总结:
(1)这样把h的取值不断的向下细化,它将越来越接近准确值。请大家猜想下一个结果,h取多少时体积更大?
(2)最终h将逼近于哪个值?即:当正方形边长为a=20cm,剪掉小正方形边长h=3.33……3(h=10/3cm)时,体积最大。
本节课,采用三放三收的过程设计,是以大问题设计为前提,将大问题“放下去”面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教学的重心下移,使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得到生成;将学生生成的不同信息和各种资源“收上来”,为下一步形成生生和师生的互动提供互动性资源,通过生生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有效利用资源,通过“收”的层次性,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推进和提升。如果把问题设计十分到位,就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更能激发学生形成生层次的思考意识与习惯,这样处理巧妙的地方在于给足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更是相信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提供了每个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
另外,整节课都是学生思考探索方法,全班讨论可行性,然后自行分工,进行下一步的实践操作,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用这种方法上了课之后,惊奇的发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想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对于我所教给学生的逐步逼近、细化的推理方法,学生们理解的也很透彻。因为我们的放手,本节课却获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孫元涛.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3).
[2]吴亚萍.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J].基础教育,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