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步元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60-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目前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注重把课本中要求的道德、情感、行为标准口头的对学生进行讲解传授,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感、行为基本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往往一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到此便戛然而止。殊不知,教师口头讲解的道德、情感、行为标准学生听了以后多数情况下只是心里明白某种道德、情感、行为是怎么一回事,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求教师口头讲述的道德、情感、行为标准转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行动,从理论的讲解到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一过程仍需要教师作进一步的引导。如何做好这关键的一步?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恰恰是从理论讲解转化到实际行动的纽带与桥梁,实践性作业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按照道德、情感、行为的标准做事,从而使课堂上所学的道德、情感、行为标准真正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行动,以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终极目标。《品德与社会》学科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主题明确
明确的主题让学生有明确的行动目标,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学生会无从下手,即使勉强进行实践,结果可能会“百花齐放”,而教师也无法衡量、评价学生实践的效果。如教学完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从一滴水说起》,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水资源,并做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目的,教师可以设计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调查身边水资源现状,并对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节约措施。通过这一活動学生能很好的了解身边水资源现状,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从而很好的达到了文本所预设的目标。
便于操作
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一定要简便易行,不能让学生见了作业就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挫伤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五课《不说话的“朋友”》后,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表格,要求学生调查校园内公用设施保护情况。学生在调查后能够发现一些自然和人为的损坏,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公用实施的方便性,没有这些实施造成的不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能够初步形成公德意识。
生成自然
所谓生成自然就是要求所设计的实践性作业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情境而产生。实践性作业内容不能牵强,否则起不到检查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甚至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绿色小卫士》过程中,可以问一问学生的家里一天产生多少垃圾。学生虽然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由于他们很少接触到家务,对于这一问题多数学生说不清楚,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课后调查一下自己家一天产生多少垃圾的实践性作业。调查后学生也能发现问题,并会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将垃圾分类处理,从垃圾的源头开始治理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树立较好的环境意识,为持久地开展环境活动定了基础。
趣味适当
有趣味的事能很好的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想去做的冲动与兴趣。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也要考虑实践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去实践,不至于把实践性作业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我的劳动感受》是一篇让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体验的较好选择,教学之后可以设计一张与校牌一样大小的劳动体验卡,让学生把劳动体验卡与校牌放在一起,挂在身上,随时记录自己劳动体验的岗位、内容,并写出体验感受。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身践行、体验劳动,学生就会对所体验岗位的劳动有了新的认识,道德品质也会获得一次净化与提升。这种体验是理念认识转化为践行的原动力,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地方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的已有资源来设计实践性作业。切不能异想天开随意设计,而不考虑学生所处区域的实际情况,这样可能造成学生无法完成实践性作业的内容,造成实践质量的大大打折。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家乡的变化》后,可以要求学生去调查家乡在住房条件、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会通过访问经历家乡变化的人调查家乡的发展。这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变化充满自豪感。
以上几方面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原则在实际的操作中是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但是无论怎样设计实践性作业都要以学生健康成长、实践安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道德、情感、行为标准真正内化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