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体育学术期刊在数字化推进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推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对策,为实现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期刊;数字化转型;学术期刊
【作者单位】师文月,安阳工学院。
体育学术期刊是承载体育科技成果传播与扩散的重要平台,肩负着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与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体育科学学科作为综合性学科,是系统化体育科学规律的综合,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学术期刊也扮演着越加重要的角色。自2012年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报刊编辑部“并转改制”的意见以来,体育学术期刊作为“小众刊物”,难以实现“以刊养刊”的目的。因此,变革成为体育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术期刊处于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地位,体育学术期刊变革的关键在于提升与拓展其“社会功能”,这必然需要依靠集交互性、便捷性、多元性等于一身的互联网。学术期刊在转型阶段将面临期刊、数据库与互联网相互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与不稳定因素,如版权、利益链、出版标准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体育学术期刊“刊、库、网”数字立体化转型的制约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在出版业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体育学术期刊实现“刊、库、网”数字立体化转型。其中,《体育学刊》率先建立自主型体育学术期刊网站,随之《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也建立了全文开放存取的自主平台,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学研究》凭借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实现开放存取。体育学术期刊逐步意识到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数字出版模式将逐步从实验阶段演变为试用阶段。在国外,学术期刊凭借数字化期刊发行制作便捷、检索与搭载信息功能强大等优势,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传播模式,实现快速发展。
1.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内部制约因素
数字化期刊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期刊中的内容复制到互联网上,数字化期刊融合了多方面的内容,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还有视频及动画,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体育学术期刊在“刊、库、网”数字立体化转型过程中面临重重阻碍,尤其是体育学术期刊内部出版流程复杂、人员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放缓。
(1)数字化出版流程发展的滞后性
“刊、库、网”数字立体化转型是将“刊”作为根基,“数据库”作为体育学术期刊存储载体,“网络”作为体育学术期刊建立庞大的信息网。近些年,我国体育学术期刊与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合作日趋加强,如万方数据库2005年收录的体育类学术期刊为29种,到2015年,万方数据库收录体育学术期刊达60种。然而这种合作形式大多局限于纸质刊物的数字化拓展,与实现整体出版流程的数字化还有一定距离。目前,体育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平台初步构建了信息内容源的制作与审核数字化,但在这个过渡转型期依旧有部分体育学术期刊采用传统纸质稿件校对模式,在录入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重新地排版与加工,极易导致期刊出版的周期变长、传播时效性降低,数字化优势难以展现。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意味着稿源、审稿、编辑、出版以及存储、检索的全流程数字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学术期刊交流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
(2)数字化经营模式发展的滞后性
体育学术期刊作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学术期刊,由于其受众面窄,需求量较小,难以实现“以刊养刊”的目的,经费不足已成为体育学术期刊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数字化变革成为期刊改善经营的重要途径。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自主型网站,另一种如《体育文化导刊》等依托型网站。依托型网站由于期刊缺少对网络平台的控制权,容易出现页面设计单调枯燥、更新速度慢、缺少个性化与互动化服务等问题,而且这些期刊在数字产业链中因缺失“电子商务经营权”与“广告经营权”,对这类期刊的经营造成巨大影响。
2.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外部制约因素
(1)数字化出版标准尚未完善
现阶段,我国大型数字学术期刊出版平台主要包括知网、万方、超星和维普等。大多数体育学术期刊的收录主要在知网、万方和维普,其中,知网收录体育类学术期刊为102种,万方收录60种,维普收录125种。知网分别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多家体育学术期刊签订独家授权出版协议,意在扩大其网络平台的影响力。然而在数字出版标准尚未完善、平台间数字文本格式不兼容的条件下,用户不得不进行阅读器或者文本格式间的转换,否则这些资源就变成无价值的乱码。各大数据库“各自为政”的做法无疑会造成网络平台内容传播受限,使资源交换、整合水平降低。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经制定了《数字出版标准体系表》《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及实施指南》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标准,逐步实现体育学术期刊的规范与标准化。
(2)数字化版权问题
版权保护向来是出版业最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数字化出版,由于其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使其成为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变革的瓶颈。数字化出版平台只有通过期刊授权后才能进行数字化制作与网络发行,这种数字化授权方式效率低,使数字化出版的内容“时效性”优势消失。为此,《体育与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学术期刊开始逐步探索“优先出版”模式,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在规范数字化版权的同时提升数字出版的效率,力求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授权模式,有效解决数字化背景下的版权保护问题。
二、推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有效对策
1.健全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与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自网络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以来,互联网信息内容长期处于免费使用阶段,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同样存在利润低、内容版权保护难等现实问题。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版权问题要基于两个层面进行解决:其一为技术层面,主要是通过对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内容加密和数字化版权管理模式进行版权保护,如知网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签订的独家授权;其二为国家层面,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建立良好有序的数字化外部环境,通过立法实现互联网出版物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数字化出版物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完善。我国最初于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2013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这些都为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2.全面推动体育学术期刊移动终端出版
电子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催化剂。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电子书和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受众的阅读体验越来越接近于纸媒。据统计,现阶段《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体育科学》等二十余种刊物都拓展了移动阅读终端,这也说明移动互联网4G时代将成为体育学术期刊探索的新领域。因此,体育学术期刊需要探索以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为代表的出版技术和出版方式,挖掘潜在的移动终端阅读市场和用户。
3.全面提升体育学术期刊出版流程的数字化
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我国大众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体育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全面提升期刊的编辑模式,进一步加强编辑人员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互联网、现代传媒以及跨界出版等技术,切实将数字化出版融入“审、编、校”各个流程,实现“审、编、校”一体化,摆脱传统出版流程的烦琐与冗长。比如,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体育核心期刊《体育科学》与《中国体育科技》建立自主型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就实现了出版流程的数字化与功能拓展。期刊网站通过“作者中心”实现作者的在线投稿、查询,通过网络平台在线了解稿件“审、编、校”的动态进程,编辑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审稿、编稿,更好地实现编辑与作者的信息互通。《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网站也开辟了专家在线审稿专区,使体育学术刊物出版流程更具特色。
综上所述,在体育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中,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持续加深数字化的进程。体育学术期刊数字化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数字化期刊在传播、保存和搜索上的优势将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期刊模式。
[1]罗昕. 美国杂志品牌延伸的新媒体转向[J]. 中国编辑,2014(5).
[2]王念祖. 数字出版盈利模式误区研究——基于CSSCI高被引论文的分析[J]. 出版科学,2014(6).
[3] 赵蕾.体育期刊与市场需求契合下的内容设计探析[J]. 出版广角,2013(4).
[4]张挺. 关于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 项目管理技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