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出版国际化战略研究

2015-05-30 10:48李贞
出版广角 2015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出版国际化

【摘要】出版国际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更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出版国际化战略。本文在简述出版国际化对构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现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五个方面的建设意见,希望能为出版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出版;国际化;战略

【作者单位】李贞,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议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在于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2014年3月国务院再次提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作出部署,希望以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书籍作为一种最核心、最主要的文化载体,理应成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构建强大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在简要论述出版国际化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出版国际化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目标的出版国际化战略,为当前政府主管部门和出版商在推动出版国际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一、出版国际化对于构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出版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从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说,其表现出更多的是在塑造国家与民族文化形象、传播国家价值主张、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统一与完整方面的功能价值。

1.确立良好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形象

书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能够通过传统典籍、小说、散文、诗歌、哲学论著、文学评论等形式传播我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知识,同时,书籍也在传播着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理念与发展现状。书籍的传播一方面使国外民众潜移默化地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和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能加深民众对我国政治理念、政府与国家行为理念的认识,构建良好的国家和民族形象。

2.推动国家价值主张的传播

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国家不仅要单纯地进行文化传播活动,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还必须立足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和民族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价值主张,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我国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国际关系中要秉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和平发展的原则。这一表述虽未直接使用对外价值观的概念,实质上也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这一价值主张不仅仅停留在一句简单的口号,还体现在各种各样的包括书籍在内的文化产品之中,通过“软宣传”来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达到对外宣传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完整

在交流日益频繁的国际社会环境下,西方主流国家的意识形态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体系带来了严重冲击,人们的价值追求、价值规范、价值阐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此情况下,我国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加强出版国际化发展,介绍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理念与主张,由此能够获得国内外民众的理解和认识,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完整,保持国家的团结与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二、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1992年,我国先后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由此标志着我国出版国际化开始真正起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出版国际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我国出版业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但也由于“先天”因素而存在诸多不足。

1.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的文化建设总目标。2013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辩证关系,精辟地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的国际传播总方针。2014年12月16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调研视察的时候,也提出了出版“走出去”要抓好选题、翻译、方式方法等三个关键问题的总要求。可见,我国政府对出版国际化的重视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众所周知,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在内的大型出版公司,基本上都属于国有企业。他们不仅能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出版改制活动,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步伐,而且能在政府的推动下,快速进行资源整合,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三是我国出版企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学、艺术资源,以及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环境下所形成的诸多新型文化资源,都是我国出版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传播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内容为王”的竞争优势。

2.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的不足之处

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一是缺乏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出版企业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创作出一系列有文化水平、艺术价值和广受欢迎的“畅销型”的文化产品。二是文化产品的策划能力不足。西方大型出版集团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文化产品策略经验,通过专业化、“流水线”的形式层出不穷地推出诸多优秀的、广受欢迎的文化产品,而我国出版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明显存在策划不足等问题。三是我国出版企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嫁接”能力不足。即无法将我国政治主张、政治思想、政治观念与各种畅销型的文化产品进行有效的结合,造成各种出版产品仅仅停留在传播传统文化、传播优秀“故事”的层面,无法真正发挥其塑造良好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形象、推动国家价值主张的传播以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完整方面的功能价值。四是仍然停留在以纸质媒介为主的出版发行方面,对数字化、电子化新媒体的应用不够,无法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来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出版国际化战略

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说,出版国际化的发展既要重视宏观战略规划,也要着眼于微观上的策略制定与实施等等。基于此,文章在广泛资料搜集与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出版产品的创新活动

优质的出版内容既是吸引受众注意力、促进产品销售、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所在,也是传播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当前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与政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当前,出版企业应当立足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秉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念,加强出版产品的创新活动,一方面鼓励广大学者、专家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书籍,为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对书籍出版的策划活动,包括选材方式、内容设计、推广渠道、宣传策略等,提供目标受众明确、影响力大的书籍产品,满足国外市场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这是当前我国出版国际化发展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

2.培养优秀的翻译出版人才

除了加强出版产品的创新活动,如何顺利地将这些汉语作品原汁原味地转换成英语作品,则是实现其传播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需要专业的翻译出版人才。部分企业已开始探索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式。比如,2012年,中国出版集团与英国诺丁汉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委托其培养专业化的翻译出版人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美国佩斯大学签订高端出版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内容之一便是翻译出版人才的培养;2014年,中国出版集团与北京语言大学、英国尹泰乐联合有限公司分别就联合培养翻译人才、版权代理等业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学等名校牵手,联合推进“中国近现代文化经典”翻译出版工作。这些既反映了我国出版企业对于翻译出版人才的重视,也说明了当下我国翻译人才的缺失,不仅需要广大出版企业积极主动地探索翻译出版人才的培养方式,更需要广大高校积极参与翻译出版人才的培养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的规模化发展。

3.“借船出海”加强与国际出版公司的合作

无论是国际出版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发,还是我国出版公司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两者都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成为双方共同的需求。我国出版公司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秉承“借船出海”的思想,加强与国际出版公司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快速推动国际化发展的步伐。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在2014年伦敦书展“合作与共赢”论坛中明确提出:“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同时,我国出版企业必将在出版资源、发行、资本运营和数字出版方面谋求国际化的合作,建立互惠互利关系,实现合作共赢,真正推动我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这说明加强与国际出版企业的合作,对我国本土出版公司国际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4.建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海外出版发行网络

我国出版企业还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社会、海外市场构建系统的出版发行网络。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国际出版发行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在出版发行方面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能够深化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认识,由此来指导具体的出版发行活动,提高出版发行的质量和效率。比如,科学出版社在海外设立了诸多分社,加强与进出口公司和海外读者的沟通,进行国际组稿与出版发行活动;中国出版集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海外连锁经营网络,包括两大系统,一是在全球主要地区设立的中国出版集团海外办事机构,二是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的海外连锁书店系统,由此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图书出口网络。然而,目前仅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出版发行公司设有海外出版发行网络,要想实现我国出版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规模效应,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就必须鼓励更多的中小型出版发行公司以独资、合资、合作的方式实现国际化发展,在文化传播方面产生其应有的规模效应。

5.加强出版发行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媒体快速普及,以手机、iPad、电子书为主要阅读终端的情况下,国际出版机构正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媒介转向出版发行效率更高、资源更为节约,且迎合当前社会阅读趋势的电子出版物市场,逐渐塑造起自身鲜明的竞争优势。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出版企业应当着眼国际出版技术前沿,借助信息化革命将出版产业链从书刊等传统出版行业延伸到以电子书为主的数字出版行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受众需求情况,提供多种蕴含增值服务的衍生产品,拓展出版价值链,实现由出版商到内容提供商的顺利转型,以资源开发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一变革既顺应了国际出版发展趋势,也有助于中国出版业未来更多地参与国际出版竞争。

总体来说,出版国际化发展既是我国出版产业不断拓展经营规模、增强盈利能力的需求,更是我国确立良好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形象、传播国家价值主张以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完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求。因此,我国出版企业应当秉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宏大目标和责任意识,在深入分析自身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加强出版产品的创新活动、培养优秀的翻译出版人才、加强与国际出版公司的合作、建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海外出版发行网络、加强出版发行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逐渐推进国际化发展,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

[1]王燕梅. 出版发行产业链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2]叶新. 出版物发行实务[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4.

[3]王元平. 出版物发行实训教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6.

[4]唐圣平. 出版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出版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