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琴
摘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保话题经久不衰,但是环保效果却差强人意,笔者从一则环保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对老话题有新认识,同时从该话题讨论的基础上将环保教育进行提升,将环保教育效果进行实践尝试,得到较好的反馈。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又对环保教育进行思考并展望。
关键词:环保教育 案例分析 思考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经不是崭新的名词,但是生态恶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始终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如何更好地改变环境问题的现状,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环保意识的强化是众多措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响应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号召,在学科教学的“人地关系”的演变环节,笔者和学生们就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次性筷子”展开了一场环保教育讨论活动。
具体过程如下:
一、讨论话题确定:从身边的例子出发——“一次性筷子真相大揭秘”
二、教学步骤设计
三、课前准备:一次性筷子若干、水盆一个、PH值试纸、打火机、高倍放大镜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首先,这是一节成功的环保教育课。
经过“一次性筷子”话题的讨论,发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反思原因:它同我们以往的环境教育相比,不是简单、空洞的说讲,而是从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生活用品着手,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学生们的反映不再是简单的感慨,而是惊恐和愤怒,那种彻底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决心让笔者收获感动和惊喜。学生也同时收获:一次性筷子的过度使用,不仅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同时带来的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其次,由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到一次性物品使用的拓展,使得环保教育效果得到提升。
经过一次筷子大揭秘的了解,再提及其他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带来的系列问题时就不显得那么遥远,学生从一次性筷子带来的恶果能联系到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的一次性物品带来更多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以前的环保教育效果得到一个提升,同时强化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愿望。
第三,与德育处合作,使环保教育效果落到实处
此次环保教学过程,不仅涉及到环境科学,还涉及到生物、化学学科;当然这次活动也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学校德育处的合作,也始终贯穿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课后活动的组织,还锻炼了学生们组织实践能力;在学生反馈心得的时候,需要学生们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整个过程让学生们不仅了解了环保知识,也体验了环保活动参与的快乐,为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对当今环保教育的思考和今后环保教育活动的设想
环保教育提了多年,教书育人多年,为何环保教育没有满意的效果,鉴于此次环保案例的讨论,对环保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将来的环保教育活动进行简单的设想。
1.当今环保教育的思考
我国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主要分为四类:(1)以义务教育阶段及大中专的非环保专业的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基础环保教育。(2)是以大、中专学生为对象培养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的专业环境教育。(3)是以环境保护在职人员为对象的在职环境教。(4)是借助宣传手段对社会公众进行的社会环境教育。
雖说这四类环境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环境教育体系,但是环保教育效果不佳,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目前尚未确立环境教育法。仅在《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如:“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2)学校环保教育不踏实,环保教育观念薄弱十分严重。学校教育中对环境教育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未提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环境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教学内容陈旧乏味;教育者自身环境教育意识水平不高,教学方法无创新,形式单一,各学科分离,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效果不好,知行不统一;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教师教学还停留在说讲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不够,没有跟进实践活动,就算有也会有流于形式之嫌等。
(3)环境科学及环保知识匮乏,环境实践水平低。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国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对环境科学知识了解不透彻,很多知识了解仅浮于表面,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时候,呼吁大于行动,因此导致其环境评价与建议水平都较低。环境教育还停留在关注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阶段,受教育者还无法习得到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环境评价与建议水准。我国目前学校环境教育行为主要表现在组织学生做一些环保宣传、参与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或建设花园式学校等。
2.今后环保教育活动的设想
(1)健全法制,让环境教育有法可依
在立足中国国情、批判性地借鉴他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先进经验以及正确选择符合我国的立法模式,通过并制定专门的环境教育法,塑造人的意识,调节人的行为举止,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各地方政府也可以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教育法规,为地方环保教育保驾护航。
(2)环保教育要强化人人参与原则
加强人人参与环保教育原则,首先要提高各级政府行政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当作衡量其政绩的重要指标,更能促使政府机关有效地统筹环境教育规划部署。第二,调动公众参与意识。以政府为主导公众积极参与相结合的人人参与方式进行环境保护,才能更彻底有效地改善环境,达到人地关系协调统一。
(3)抓住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环保教育是全民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者加强自身环保知识学习,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革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投入社会调查与观察等方法,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理解环境相关基础知识,自觉习得基本技能。学习者可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其环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尤其强化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懂得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各地方已有的环保资源,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环境。可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如关心资源、保护动物等,进而逐步扩大到社会环境与伦理环境。
在高等院校,应加强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激励措施,让环保志愿者们为我们的环境出一份力,引领和带动更多环保人士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
总之,环境保护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团体的事情,只有人人参与,我们的环境才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良性发展,我们美丽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唐华清.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雷秀雅,杨冬梅,高慧娴.从国际模式看我国的环境教育现状与展望.环境保护,2013.
[3]高见.我国环境教育的立法思考[J].求索,2011,(08).
[4]赵宇.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