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探索

2015-05-30 20:42余佩灿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小学生

余佩灿

【摘要】 为了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更加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本文从游戏教学、案例教学和延伸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探索.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创新

数学是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将使小学生终生受益. 小学生受天性使然,往往觉得数学枯燥乏味,只是加减乘除,提不起学习兴趣. 为了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更加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有必要从游戏教学、案例教学和延伸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探索.

一、游戏教学

《熊出没》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可以设计熊大解救熊二的游戏. 熊二被光头强困在陷阱里,熊大想将熊二解救出来,但必须通过光头强设置的用加减乘除及括号算出24的几道关口. 难度循序渐进,第一个关口是6,6,6,6,很容易,小学生迅速得出6 + 6 + 6 + 6 = 24;第二个关口是2,6,9,9,有点难度,小学生思索一阵得出(9 + 9 - 6) × 2 = 24;第三个关口是1,5,5,5,较难,小学生思索很久得出 (5 - 1 ÷ 5) × 5 = 24. 由易到难,一步步激发小学生挑战难度的勇气,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为了提高难度和趣味性,甚至可以设置第四个关口:2,2,7,9,经过很多次运算后,小学生发现用加减乘除及括号是无法得出24的,解救失败,熊大只能困在陷阱里.

喜爱动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对百分数的应用进行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游戏:让4个小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小猴、小熊和小猪. 狐狸、小猴、小熊和小猪在分1000克饼干. 聪明的狐狸提出如下分配方案:我(狐狸)先分走1000克饼干的20%,小猴从我分剩下的饼干中分走25%,小熊从小猴分剩下的饼干中分走30%,小猪再从小熊分剩下的饼干中分走35%. 小猴、小熊和小猪都觉得自己分得不少,于是就同意了狐狸的分配方案. 实际上,狐狸先分得1000 × 20% = 200(克),剩下1000 - 200 = 800(克). 小猴分得:800 × 25% = 200(克),剩下800 - 200 = 600(克). 小熊分得600 × 30% = 180(克),剩下600 - 180 = 420(克). 小猪分得:420 × 35% = 147(克),剩下420 - 147 = 273(克). 狐狸最后一共分得200 + 273 = 473(克),分得比小猴、小熊和小猪都多,狐狸聪明的本性一展无遗. 小学生通过该游戏,加深了对百分数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

在进行质数的应用教学时,可以重点讲解美洲生命周期为17年的蝉的案例. 在美洲,有一种蝉,每隔17年会破土而出,生存几周;过了17年,这一现象又重复出现,蝉破土而出生存几周;再过17年,又重复一次……为什么蝉的生命周期是17年而不是18年呢?这是因为17是质数,18是合数. 如果蝉的生命周期为18年,而蝉的天敌的生命周期是3年或者6年或者9年,那么蝉将很可能会遇上天敌,被天敌吃掉. 但因为蝉的生命周期是17年,是质数,只能被1和17整除,蝉遇上天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使蝉的种群延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是千万年来生命进化的结果.

在讲解分解质因数时,可以与密码联系起来. 对较小的整数进行质因数分解是较容易的,例如85 = 5 × 17,其中5和17都是质数. 但对较大的整数进行质因数分解是很困难的,例如8388433 = 2377 × 3529,其中2377和3529都是质数. 因此可以将密码设置为两个较大质数的乘积,只有将密码成功进行质因数分解,密码才能打开,但这个过程费时费力,因此密码很难破解,保证了安全性.

三、延伸教学

在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延伸教学,引入经济学中的机制设计理论. 比如,家里有两个孩子,现在有一盒蛋糕,妈妈要将这盒蛋糕切开,分成两块分给两个孩子,每个孩子一块. 但妈妈无论如何切如何分,某个孩子总觉得不公平,要么觉得蛋糕太小了,要么觉得没有得到有花朵的那一块. 那么如何保证切蛋糕和分蛋糕的公平性呢?可以设计这样一种机制:让某个孩子先切,但另一个孩子先拿. 如果切蛋糕的孩子将蛋糕切得有好有差,自己必然拿到差的那一块. 这样的话,切蛋糕的孩子为了保证自己后拿的蛋糕不差,必然会尽量将蛋糕切得两块差不多,从而保证了公平性. 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学中经典的机制设计理论就被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对小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再举一个例子,该例子不需要用复杂的数学知识,只需小学生都会的简单的加减法,但需要耐心和毅力. 池塘边有两只空水壶,容量分别为5升和6升,但没有刻度,如何用这两只壶量出3升的水?步骤如下:(1)将5升壶从池塘中打满水,倒入6升壶中,此时5升壶是空的,6升壶中有5升的水;(2)再用5升壶从池塘中打满水,将6升壶倒满,此时5升壶中有4升水,6升壶是满的;(3)将6升壶倒空,将5升壶中的4升水倒入6升壶中,此时5升壶是空的,6升壶中有4升水;(4)再用5升壶从池塘中打满水,倒入6升壶中,因为6升壶中已有4升水,5升壶只能往6升壶中倒入2升水,所以5升壶中剩下3升水,量出了3升水. 通过讲解该例子,培养小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延伸教学,教会小学生循序渐进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74-79.

[2]邱振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教育,2012(6):27.

[3]屈建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8):126.

[4]王建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2005:44-45.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创新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