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可控性探讨

2015-05-30 17:56陈友洋
中国市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可控性德育教育

[摘 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在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下呈飞速良性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资源对于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一些网络信息技术较为成熟的高等学校中也出现了高校的网络亚传播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及其自身生活方式。本文针对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形成的现象进行分析,根据其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详细探究并进行相应的可控性探讨。

[关键词]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德育教育;可控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5.1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高校在网络建设及应用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伴随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出现,大学生在进行信息收集、网络交际及一些娱乐活动中对校园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伴随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持续发展,对高校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获取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消极影响。对于出现的消极影响,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及重视。

1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含义

1.1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与更新,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完善,这是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形成的基本条件。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其能够覆盖全部的校园范围,它可以在教学、管理及其他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同时也逐渐进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1.2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标志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是以大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程度为标志的。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递,进行信息交流与人际交往并进行适当的休闲娱乐等行为:①当代大学生在进行信息的获取时主要以校园网络为主要信息搜索工具,不但可以搜索到相关的校园信息,同时也可以对校外信息进行收集,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②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交流与人际交往时主要以校园网络作为其工具与场所;③校园网络的升级与更新,使其休闲娱乐的功能越来越明显,所以大学生在进行课余的休闲娱乐时也以校园网络为主。

1.3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基本要素

高校網络亚传播圈是信息传播的主要系统,其主要的组成要素包括信息的传播及受传者等。在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运行过程中,信息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传播,大学生作为校园网络的使用者通过校园网络对信息进行发布并获取。所以,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基本组成要素是信息、大学生及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中涵盖的信息为大学生日常所用并对其思想与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信息作为基本组成要素,其来源的广泛性及多样性与当下社会现状也有一定的联系。而校园网络的主体是大学生,所以对于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高校网络亚传播圈中的作用及地位是不同的。

1.4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形成原因

信息、大学生及校园网络作为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基本组成要素,三者相互联系与作用使其产生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首先,校园网络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途径,相对于普通的纸质传播媒介及传统的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更加注重并对其产生较大的依赖感。其次,高校网络建设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使其对校园网络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最后,校园网络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在校园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吸收,并通过校园网络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播。

1.5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是整个网络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网络亚传播圈与互联网是存在差别的。高校网络亚传播圈自身具有凝聚性及可控性等特点。其中,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凝聚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及凝聚力。可控性则表现在信息通过高校网络亚传播圈进行传播时会接受相应的管理及正确的引导。此外,高校网络亚传播圈还具有现实性及综合性等特性。

2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对德育教育的负面影响

2.1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高等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校园网络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及复杂,大学生在进行校园网络运用时不免会受到一些错误言论及低级文化的影响,导致其“三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负面的影响。大学生长时间受负面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的安定稳定产生潜在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校园网络中不免存在较为隐蔽的道德缺失行为及黑客入侵等违法行为,这些不正当的网络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也具有一定的错误引导作用。

2.2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使学生过度沉迷网络,无法自拔

校园网络内容的多样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一种丰富课余生活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学生过度对校园网络的依赖使其极易沉迷其中,与外界生活脱轨,导致学生产生两个不同的自我,使其脱离实际生活,降低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加依赖虚拟世界,开始学会逃避现实。大学生因长期的依赖网络生活,也使其与他人的交流与联系越来越少,社交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其脱离实际的交际圈。除此之外,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也使其对学业不闻不问,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心正常发展受到阻碍。

2.3 网络沟通的互动导致传统德育教育处于劣势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使更多的人主动对其进行学习与应用。互联网的开放功能使使用者能够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同时可以进行自由的信息交流。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相互沟通与交流。所以,网络作为信息获取与传播的公共平台使传统的德育教育失去了原有的重要地位,显得更加单调与乏味。虽然一些高校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缺陷,没能彰显其职责与作用。

2.4 网络技术的升级与更新使传统的德育教育面临危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学课堂教育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不断完善与创新。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机,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不再明显,使人们的认知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学生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失去了原有的自我。

3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可控性探讨

3.1 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系统

高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应通过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管理,对错误言论及信息进行相应防范。所以,在建立网络德育系统时应确保相应规章制度的确立与执行,从而对大学生的网络言行进行监督与规范。

(1)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大学生是我国公民的组成部分,针对公民的法规与礼仪大学生也应遵守。对于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的时间及内容等应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使其养成自律的习惯,从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

(2)加强信息传播平台的监督。随着科技的升级与更新,信息传播的平台越来越多。在校园网络中电子公告牌及“BBS论坛”较为普遍。而对于论坛中出现的错误言论及一些低俗的文化传播应予以监督并严格进行管理。

3.2 保证高校网络的正确思想指导

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因遵循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进行发展与更新。为更好地给大学生提供帮助,在校园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抓住该校园的特色并進行适当的网站开发,从而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同时应积极展现校园网络的开放及传播优势,此外对于我国正确的政治指导思想也应进行传播与弘扬,从而保证校园网络的主题鲜明。为避免单调的文化传播,应给予时事问题相应的关注,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加活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政治思想教育。

3.3 彰显高校网络特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网络的主体是大学生,所以高校网站应以大学生为主,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互联网的快速性与及时性的特点使其存在潜在的缺点与弊端,所以,为更好地进行思想网站的建设应以彰显高校网络特色为主要目的进行网络建设。除此之外,应注重互动交流,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例如:各高校在进行校园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置电子意见箱,收集学生与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意见。通过这种校园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4 加强校园网络德育队伍建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对象、方法及教育环境都有所改变,所以德育队伍的素质教育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现实情况,校园网络的德育教育队伍已经接受相应的培训,但在高校网络的德育软件及咨询等方面仍存在缺陷。所以,高校网络德育教育的教师队伍仍需进行计算机等软件的学习,掌握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加之对学生思想的了解,对校园网络进行信息的整合与重组,打造“专家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指导学生在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中学习成长。

4 结 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亚传播圈的含义分析及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良影响进行深入探究,最终找出相应的可控性解决措施。不可否认,高校网络亚传播圈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弊端。高校网络亚传播圈为更好地服务当代大学生,针对当前存在的负面影响应予以重视并进行德育教育可控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兵.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的现状考察[J].成人教育,2012,32(3).

[2]何麒,狄成杰.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7).

[3]陈友洋.基于校园网络亚传播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

猜你喜欢
可控性德育教育
募捐信息该强调恢复还是改善受事件可控性调节*
阻尼板振动复模态可控性和可观性研究
基于驾驶员行为的车辆可控性评估
徒步游记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