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小兰
在作文教学中,较难开拓学生思路和激起学生表达情感,在作文教学的指导中,一直走不出审题立意,选取材料,谋篇布局,运用语言等传统的作文教学圈子。这个过程虽然也有启发选材的指导,但一节课时间紧,指导又比较抽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指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源泉。
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应该先从认识出发,再过渡到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写诚实的话、自己的话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说作文“要写诚实的话、自己的话”,大纲也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学生写作文时一定得让他们确立“写真人真事”的作文观念,唯有事真,才有挚情;唯有事真,才会让学生边作文边学做人;也唯有写真人真事,学生才会留意周围社会,逐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产生把它书诸笔端的冲动,达到“不吐不快,自然作文”的境界。有次写到一篇“反映邻居之间关系”的作文,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应该不难,但他们却说没什么可写的。我先让他们认真回忆跟邻居是如何相处的,并举了些例子启发他们,可是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草稿上写的,根本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身边的真人真事。于是,我让他们回去多留心一下邻居之间都会有哪些联系,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一些值得记下来的事。一个星期后再让他们写这篇作文,这次内容写得真是丰富多彩:有反映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也有反映邻居之间磕磕碰碰的。再让他们谈谈前后两次作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作文要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编是编不出好文章的。
二、表达真情实感
表达真情实感的关键是要对所写的事物有感情,带着感情去写,说真话,吐真情,切不可空洞地喟叹,无病呻吟。四年级下册有篇这样的作文:“xx,我想对你说”,为了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启发并鼓励他们:如果你有什么事感到委屈,或者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又不敢说,或者有什么高兴事想与人分享……不要憋在心里,你可借此机会大胆地写出来,老师能帮你们的会尽力帮。看了他们写出来的作文,着实让我震惊!很多学生写的是对父母的不满,有因父母迷恋于麻将、扑克而呼吁父母多给自己点关爱的;有因父亲在外面有女人令家庭不和而渴望有个安宁的家的。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爸爸,你就不要去跟外面的女人好了……不要跟妈妈吵架了,你们天天这样吵,我还有什么心思学习呢?爸爸!妈妈!给我一个安宁的家吧!……”这些发自内心的呼唤,简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
三、创设教学情镜
学生所经历过的事,还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这是作文教学中的认识规律。三年级上册有篇这样的作文练习:仔细观察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段时间师生的一系列动作,写一段话,乍一看,这个题材学生是最熟悉不过了,且内容又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前指导这篇作文时,我是先让学生回忆每当这时候你是怎样做的,老师的一系列动作又是怎样的,逃一次你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起初大家认为很简单,但提起笔来却感到无从着手,结果有些学生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一点也不具体,不清楚,有的顺序也乱了。后来,我采用了新的办法试试(上节课有意提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到了上课时间,我故意等铃响五分钟后才向教室走去,待走近教室时听到里面传出“嗡嗡”的吵闹声,于是,我在窗外站了片刻,当时有部分学生发现了我,赶紧静下来了,还有些没有看到的仍在吵闹,直到我咳了一声,教室里才安静下来。我来到门口,很严肃地往教室里来回巡视了两遍,然后慢慢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教本。(这一系列动作我特意放慢节奏,目的是想让他们看清楚我的一举一动,包括神情。)这时,学生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眼睛直盯着我。“黄莎,你刚才在干什么?”班长黄莎被我冷不防的一叫,还真有些心虛,我让她把自己从打上课铃到老师进教室这段时间干了些什么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她的表达能力不错,作文水平在我我班算最好的一个,我有意让她做个示范。)当她讲完了我又问:“你有没有发现教室里很吵,你身为一个班长,也不维持一下纪律(这时她愧疚地低下了头),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老师来了,老师的一系列动作你看清楚了吗?……这样一步步引导她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有条理、详细地表达出来了。然后又点名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发言,有了开头的示范,其他学生发言就不觉得困难了,各自如实地说了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最后,我让她们想想,老师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心里会怎么想,他们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最后,让他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作文。
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又让他们感到轻松,不会觉得是老师逼着写的,也不会觉得笔端枯涩。
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心中流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写真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实实在在的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