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鹏
语文课讲什么呢?识字读书写文章,这是语文的核心,而阅读就是核心的核心,是语文的灵魂。
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开学之初,每当发新书的时候,学生最急于翻阅的一定是语文书,这说明语文并不缺乏吸引力。那学期末呢?——谁还看语文?原因何在?开学时的阅读是没有功利性的,而教师过于功利的“操作”毁掉的恰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也许正是教师使语文失去了魅力,是教师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太过功利,所以不够从容。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沦落成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学科,沦落成为段落划分和总结中心,沦落成为“死记硬背”,难怪语文课会怨声载道。教师教得无奈,自然学生也学得痛苦,这难道就是语文吗?
肯定不是,语文是美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语文的美,并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
一、感悟文字之美
从“一字千金”到“掷地作金石声”,从“洛阳纸贵”到“脍炙人口”,从古至今不缺乏佳作,但想想教师自己能背下几篇呢,能从中读出些什么呢?真的不给教师那本惨兮兮的教参,教师又有几个人敢信心满满地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呢?
教师一直致力于按照教参“肢解”文章,精致处几乎如“庖丁解牛”“郢人运斤”,但这只是术,而非道。其实正是这种近于完美的分割,使一篇篇优秀的文章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美感,自然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古人以为好文章如七宝楼台,拆开来不成片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如果学生只把着眼点放在对文章细枝末节的分析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难真正提高的。
其实少教不失为一种方法,语文一定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无论是默读诵读,还是齐读,毕竟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现。让学生自己去读,“自由采食”,才能“健康成长”。多读,自然会“读通”,继而会“读深”,最终才能真正“读透”。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浸润式”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种关于考点的“机械的操练”,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时操控和点拨,起到引导作用。
二、感悟思想之美
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语文应该强调其人文性,在中国文史哲从来就是一个整体。《论语》《孟子》《庄子》,以至于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这些经典作品都真正称得上“文质兼美”。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体验,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阅读不止在于掌握语言文字,更是一个思想提升的过程。读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就是和一位智者的对话。孔子告诉人们“仁者爱人”,庄子告诉人们“道法自然”,杰克·伦敦使人们体会到“热爱生命”,凡尔纳让人们知道了“人类的思维可以让人类插上翅膀”,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繁星》《春水》《骆驼祥子》等,无一不闪烁着人类思维的光芒。
语文不是苍白的说教,在语文课上应该让思想闪烁光芒。工具化的语文是苍白的,而脱离文本的思想是虚无的,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原因就在于此。
三、感悟文化之美
读书在于“变化气质,陶冶性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后面是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善读可以医俗”,语文应该是一门使人更聪明的学科,还应该是一门使人更高尚的学科,更应该是一门使人更高雅的学科。语文课应该是开放的,语文的学习内容应该是鲜活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所得可以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所以有人说“生活即语文”,道理大约就在于此。
教育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对生命的塑造,说到底语文应该是真正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等种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语文最不应该是“功利”的,因为语文的所有训练都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语文教师常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种文化的熏陶,而不是考点的训练。能够抓住语文的灵魂,自然不难吸引学生,自然不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慢下来,从容些,自然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四、感悟教改之美
基础教育的改革走已经过了十几年的路程,风风雨雨,教师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是,困惑、质疑、忧虑乃至反对之声也一直伴随着整个教改的进程。仅就语文教改而言,教改以来,语文教学有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依然没有改变所谓“少慢差费”的局面,甚至曾经被某些人斥责为“误尽苍生皆语文”。此说自然偏颇,但如静静思之,教师也应该有所感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问题,语文教学的确效率不高。
其实这效率不高,正是由于教师对高效率的片面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过分追求一蹴而就,忽略了语文学科内在的规律。其实语文学习就应该是慢的,一定要循序渐进,自古以来“语文”的学习就不是速成的,语文教育一直是一种涵泳其间的“浸润”教育,从这个角度看,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有着特殊的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应该脚踏实地地去精雕细琢,慢学语文,享受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