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峰
[摘 要]随着农村建设发展的深入,农村金融工程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充分重视。农村的支付环境是一项关乎百姓民生的问题,创设良好的农村支付环境对于政府、银行和农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村现阶段支付环境的建设效果出发,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困难进行细致的分析,积极的探索农村发展有效途径,提升农村的支付环境的建设能力,为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农村的建设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城乡发展的和谐稳定,实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现状;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203
农村建设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民生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关注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的经济环境好坏与否关系到农村建设的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近些年来国家金融机构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问题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为农村建设带来更多的发展支持,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问题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1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效果
农村支付环境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金融项目的支撑,从服务水平的提升到服务内容的丰富,农村支付环境为提升农村的生产力水平,降低农村的交易成本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1.1 金融網点的覆盖面广
金融网点的覆盖为农村的支付环境创设了机构的保障,以农村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支撑,增加了农村信用储蓄和小额贷款的保障,农民享受到经济实惠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消费习惯,接触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理财方式,信用卡、支付通等快捷的支付手段让农民接触到了方便快捷的现金管理手段。从支付和结算的环境上来说,农民的生活习惯得到了大大的改善。金融网点的覆盖面不断的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也为支付环境的创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惠民服务的手段增多
从农村的基础建设水平来说,农村的医疗卫生建设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了支付工具,其中农村合作医疗和金融机构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农村医疗合作基金的代收和通转,满足了农民对于支付结算的需求。同时农村的金融机构的增多也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保障,农民的小额信贷业务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以信用支付为保障,农民和银行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村的支付结算业务的增多,助农惠农业务的推广为农村的支付环境的创设创造了条件。
2 农村支付环境存在的困难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相应的金融机构的增多为农村的支付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但是在支付的环节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还需要更多的关注。
2.1 农民对于支付工具的使用程度低
由于农村的支付传统对于现金的依赖性比较大,对于非现金的支付形式认知程度比较低,认为其不安全可靠,不敢轻易地尝试。由于没有接触过转账、网上支付等业务,没有形成支付的习惯和支付认知,所以缺乏对于银行转账支付等支付工具的安全感。担心在没有现金支付的情况下会造成资金的丢失和转账汇款等业务的不成功。农民更倾向于采取原有的支付办理手段,所以在工作的效率上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金融机构对于支付结算的普及和推广不到位,农民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操作的指导,没有感受到支付工具的快捷、安全和方便的功能。
2.2 农村支付结算的宣传不到位
在农村范围内较为集中的就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网点,农民在办理各项业务的时候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支付结算手段。在结算工具的使用上没有跟上发展的趋势,金融机构在新型支付阶段的推广上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受制于宣传的成本和使用的范围,农村金融机构对于现代的支付手段的宣传热情不高,由于农民的接受能力不强,在宣传的过程中操作的难度也大,这就造成了宣传推广和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农村的支付环境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3 农村的支付手段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农村范围内现代化的支付手段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受人员、交通和环境的限制,人们没有条件实现自主的支付结算活动。出于成本的考虑,在农村安装ATM机等支付工具需要投入很多的成本。从利润方面考虑,设备安装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条件,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自助设备安装在经济条件比较成熟,人员流动量较大的县城或者是市区范围内。这就造成农村的支付环境单一,支付手段单一,农村的支付结算活动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发展水平。
3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对策
3.1 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探索农村支付产品
合理进行布局,通过支付阶段体系的完善,借助于农村的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的支付基础,积极的探索农村的支付产品的开发,积极的延伸银行的支付服务,增设农村地区的网点建设,通过加大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投入,扩大银行卡的受理范围,为农民提供安全的、便捷的支付环境。通过鼓励和奖励等手段将新的支付工具在农民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提升支付结算的工作效率,并且积极的推展支付业务,从代收、缴费等方面入手帮助农民实现足不出户完成支付结算的内容。引导农民了解认识银行卡业务,提升安全使用的意识,自觉地使用非现金支付的手段完成支付阶段活动,构建农村支付结算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3.2 进行农民支付业务知识培训,加大宣传咨询力度
在农村范围内进行业务宣传教育,为农民进行支付操作示范,通过演示和咨询等方式帮助农民了解支付知识,通过派发宣传单和小礼品等活动提升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在农村范围内扩大支付宣传的影响力。定期在农村组织专项的业务宣传,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业务指导,手把手的帮助农民学会使用网银、ATM机等便捷的支付手段,通过业务的推广了解金融机构各项金融业务,关注和日常密切相关的支付项目和支付手段。提升农民的支付技能,进行自助的操作,提升办公的效率。
3.3 加强农村支付设施的建设,提供配套优惠服务
金融机构应该自觉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在经营和管理上体现利民惠民的特点,逐渐的淡化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从业务上和服务上提升银行的建设水平,带动农村支付环境的发展。尽可能地降低农民支付所需要承担的手续费用,对于农民提供优惠的政策,在个人结算业务上提供优惠,在领取低保等项目内容上提供便利的引导。在农村范围内积极的铺设银行网点和自助的ATM机器终端服务,积极的推广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为支付和存取提供便利的条件,指导农民进行网上缴费、网购车票、农资采购等支付功能,为农村支付环境的建设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纪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立足点[J].中国金融,2011(1).
[2]薄立伟.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广告信息接受研究[J].新闻战线,2014(9).
[3]薄立伟.河北省地市级报纸媒介产业化路径研究[J].今传媒,2014(12).
[4]张亚荣.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成效、问题和建议[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2(1).
[5]姚传喜.加快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J].金融经济,2013(7).
[6]薄立伟,李敏,赵国祥.保定市县域消费者媒介接触习惯研究[J].中国市场,2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