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出高徒”之新解

2015-05-30 17:54郑家山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严师

郑家山

【摘要】中国有句老话:“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我想,这一定是为师者不胜教书育人之苦的感叹。但也充分说明了教师职业的清苦,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不易。其实,“难”和“易”都是相对的,凡事你不去想,也不敢去做,就会“易者亦难矣” ;反之,你敢想,也会做,并注重探索,总结,积累经验和方法,就会“难者亦易矣”。

【关键词】严师 高徒 新解

我于1990年师范院校毕业,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已经二十余年了,就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这二十几年来,既有与学子们学海泛舟的艰辛,又有桃李芬芳的甜蜜和光荣。

记得刚担任班主任时,我满腔热情,虚心听取老班主任的经验,“严”字当头,制定了详细严格的班级日常行为规范,严厉管束学生的言谈举止,勒令学生无条件地照章执行,对“违法乱纪”的学生坚决惩治。我深深的信奉着“严师出高徒”这句古训,并为自己所制定出的一整套严规铁律而沾沾自喜。自从实行了“法制”,班级纪律明显好转:课间无人敢在班级大声喧哗、打闹、追逐嬉戏,自习课更是安静异常。就这样,我所带的班级成了全校有名的红旗班、标兵班,校领导大会小会上不是提出表扬,就是要求别的班主任学习借鉴我们班的成功管理经验。一夜成名,我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学生对我疏远了:平时学生见到我,总是显得很紧张,局促不安,还有的学生远远地就退避三舍,“桃之夭夭” ;上课时,个别学习好的“红人”还敢偶尔举手发言,广大学子正襟危坐,一片雅静,我的课堂成了一言堂,曲高和寡,鲜有和学生们深入地交流探究,更谈不上学生的积极创新和质疑了。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学习状况,一致的反应是:你班纪律是好,就是学生上课时积极性不高,不愿举手发言,研讨活动很难开展,课堂气氛太沉闷、压抑了。向班干部了解情况,他们最初吞吞吐吐地不说,再三逼问下,才怯怯地道出实情:老师要求上课互相监督,不许随便乱说,同学们都不敢“乱说”,怕找麻烦。这些反常情況极大地刺痛了我,难道高标准,严要求也会有错?我苦苦思索着。

一次,我无意间翻阅《现代汉语小词典》,忽然看到这么一则成语“水至清则无鱼”,讲的是:《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会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这使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一直困扰我的班级管理问题,迎刃而解了。使我认识到凡事都要有个度,要取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的话,就会犯揠苗助长的错误,欲速不达,物极必反,留下遗憾。“严师出高徒”的“严”绝非一味的死“严”。如果“严”过其实的话,使学生对为师者产生逆反心理,“敬”而远之事轻;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扼杀了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埋没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灵感事重。

学生是有创造性思维,有能动性的人,而不是缺乏自觉性、自主性的牛马,

他们有着多彩的梦,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绚丽的想象空间,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有强烈的独立人格,所有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瑰宝,为师者应予以充分的尊重、保护、发扬,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活学生的潜能,引导帮助学生全面的、健康的成长,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适应社会,造福社会的真正人才。

诚然中学生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完备,人生观还不成熟,可塑性很大。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犯这样或那样或大或小的过失。对此,教师严厉的训斥,甚至打骂,只能严重的挫伤孩子稚嫩的自尊,使孩子丧失了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勇气。甚至导致孩子口服心不服,自暴自弃的抱恨终天的不可逆转的后果。教师若能心平气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从正面启发引导教育,促动孩子的羞恶之心,使孩子知错能改,心悦诚服,不是回归了教书育人的本源吗?

过“严”有时固然可以使学生“听话”,可这“听话”的代价却是使孩子失去了个性,损伤了孩子独立的人格尊严,或变得惟命是从,或变得阳奉阴违。中学时代是孩子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黄金时期,一名睿智的班主任应为孩子营建一种宽松的、快乐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张扬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的个性,开拓孩子们的创造灵气,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和谐、深厚。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师道尊严方能彰显,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教书育人才能落到实处。

过“严”有时固然可以使学生得高分,但“高分低能”的中国教育现状,难道不令国人痛心吗?究其根源,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其一,我看我们这些严师们也应反思。过去的应试教育,逼得孩子们上书山下题海,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稍有松弛,严师们便严厉训斥,恨其不奋,怒其不争,真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卷定终生的时代渐行渐远,“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给孩子们减负松绑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给孩子们创设出一种愉快的、自由的、和谐的、民主的,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受教育空间,是每一名教师的义务。“严师”宜应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相时而动了。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称“人师”就应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多给孩子点自由,全面发展的空间,是你、我、他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

当然,我并不是说严不好。“严谨”的治学精神,清廉、公正、“严明”的师德作风,还是要发扬光大的,具有“严谨”和“严明”风格的“严师”还是中华民族教育大业的中流砥柱。不过“严”又是有尺寸的,长一分就过严,短一寸又过松,然则以何种尺度为宜呢?是孩子们能接受得了的慈爱的、宽厚的、民主的、灵动的严;是能充分的调动孩子创造潜力、学习热情的严;是能全面激发孩子羞恶之心,弃恶扬善,去伪纯真的严;是积极推动孩子健康向上,均衡发展的严。这样的严,严慈有度,张弛有法,严得其所,造福华夏教育大业。这样的“严师”,必能教出德才兼备,适应时代发展的高徒。这样的“严师”也必受孩子们的真心拥戴。

严师出高徒,要严而有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严师出高徒,要严而有情——对孩子们的慈母情怀。

严师出高徒,要严而有责——对教书育人的担当之责。

严师出高徒,要严而有信——师生之间的真诚互信。

猜你喜欢
严师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严师”吴小平她有一颗慈母心
“严师”吴小平:我有一颗“慈母心”
小数字大生活
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严师益友
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
为“严师”正名
我看严师等
灯下漫笔说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