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体态律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价值

2015-05-30 15:31娄芳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体态律动价值

【摘要】现如今,我国高校的专业院校对于视唱的教学方法愈发模式化。大多是教师弹琴与指导,学生视唱。这便使学生的视唱学习缺乏主动性与互动性。因此,将体态律动融进高校音乐教学中使高校学生充分发挥其情感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阐述了体态律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

【关键词】体态律动;高校音乐教学;价值

体态律动来源于瑞士,达尔克罗兹是其创始者。在创始之初便被实践到音乐教学中。体态韵律教学指的是通过肢体感受音乐,将所听到的音乐节奏、音色、音调体现在身体律动中,是听觉和情感的双重结合。体态律动起初只实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后因效果显著被应用在各个高校音乐教学中。当然,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体态律动为音乐而动,是依附于音乐存在的,要不断探索熟练掌握其中的尺寸和力道,即便是鉴赏课中的体态运动也未必十全十美,需要学生不断探索,将感情、韵律巧妙得当地展现出来就算成功,艺术是没有规格的。

一、体态律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一)感知音乐

通常情况来看,学校中较大部分课程均为理性教育,体育教学虽为体能训练,却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对情感的需求,想要充分发挥学生感性和体能的培养唯有将音乐与体态律动科学结合才能实现综合教育。能够直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够对音乐教学起到重要作用。

(二)寓教于乐

西方音乐学家有这样一句名言“节奏是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的单独个体,是音乐的灵魂”利用体态律动配合节奏的教学,方式简便,效果明显,对学生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让学生全身心沁透音乐,通过动作和感观展现出来,进而都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体态运动在高校音乐中的作用

(一)体验音高低

音乐中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音的高低,其是构成音乐旋律的基本元素,听音分辨音乐的高低变化,即是音乐能力。音乐的世界是奇妙的,利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分辨音乐、体验音乐深受学生喜爱。在真实的律动中,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要点。高校音乐教学在高低音教学中比较抽象,仅仅是理论性的教导学生怎样分辨高低音,过于直白,将体态律动教学加注在高校音乐课中更能让学生接受,反映出的音律感更强。

(二)提高音色分辨能力

音色在高校音乐学习中的分量较大,音色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有所不同,没有两个人的音色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现代音乐中对音色的要求极高,观众在各种音色的熏陶下,对音色的要求越来越高。音色主要分为几大类分别是:轻快、洪亮、高亢等,音色有重有轻,对于大众来讲,音色是分辨声音的唯一标准。若是加之体态律动,合理地将体态律动融入进音色中,能够更具特色的将演唱者的音色表现出来。例如在古筝演奏中,众所周知,古筝除了要追求音色还要求与身体各个部位之间合理的体态律动结合,才算是完整的古筝表演,让观众一饱眼福,古筝要求神韵,无论在手势上还是、眼神上都要做到“精”,配合柔美的音色,将美妙的音乐与灵活多变的体态律动结合形成异常美妙的音乐盛宴。再比如钢琴的音色清澈灵活;手风琴则清脆悦耳;琵琶音色灵动奔放等,熟练掌握各种乐器的音色后,通过多变、灵活的动作体现音色的不同意境,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音色的韵味。

(三)增加对节奏感的认识

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想要恰到好处的掌握其中要领却不容易。而体态运动和音乐的节奏感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音乐节奏感律动身体,体现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使体态律动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更具神韵。体态运动的出发点是音乐,学生应先感受音乐节奏感,逐渐体会音乐每个节奏点和身体律动之间的触碰,其从根本原则上来说是音乐的附属,是依赖于音乐而存在的。教师在教导学生体态律动与节奏感初期应利用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跑跳运动和拍手运动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动作的力道、缓急、舒展程度配合音乐的节奏律动。一切艺术均来源于生活,音乐艺术也不例外。随着节奏律动是人的本能,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编写剧本,让学生在表演中把握节奏感,在表演中自然而然的体验人物角色,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节奏感的兴趣,体现体态律动的价值。

(四)提高乐曲辨别能力

培养学生乐曲辨别的前期阶段,教师根据音乐节奏聆听信息变化,做出与信息变化相应的动作。教师可根据方向的改变、动作的速度和繁琐程度判断乐谱强弱规律。根据乐谱中不同或重复的节拍锻炼学生身体反应。著名西方音乐学家说过“音乐能够唤起人的本能、利用律动可将音乐重现,身体便是音乐”让学生速度反映出节拍的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并非易事,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将身体、感受和节拍结合,让学生深刻体验音乐世界丰富、清新、张力等情感表达。

(五)开场、结尾作用

通常在音乐的开场初期演员都会附加一定的动作告知观众,这种动作叫作“预备动作”;若是表演遇到突发情况需临时结束,演员也会附加相应的动作告知观众,包括音乐延长结束阶段都是也是需要动作陪衬的,成为“收尾动作”。这种动作对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可单双手交替使用。例如在单簧管的音乐演奏中,单簧管演奏需要配合手势的速度和力度掌握音乐的因素、节奏、表情等,因此,必须配合体态律动方可进行,如《花木兰》教学中,经常出现较为强劲的音乐,《花木兰》属于豫剧,音乐高亢粗犷,比较豪迈,重唱句子较多,通常其高亢部分皆用假声,因此,在动作和力道上应与音色、情绪、节奏相辅相成,例如唱到“谁说女子不如男”时,演唱者通常采用假声,这样就要求演唱者需要配合大幅度和力道十足的动作以及木兰富有浓重悲愤色彩的音色等将音乐多层次的唱出来。

体态律动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具有一定价值。结合体态律动充分展现音乐的美感、热情,培养学生反应能力、感知能力和节奏感掌握能力的同时将其与音乐教学内容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识。相反,利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根据教材进度更改设计方案,最大化实现音乐学习目的,提高体态律动辅助效果,实现体态运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瑜桧.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价值[J].音乐大观,2012(02).

[2]刘伟.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费薇.體态律动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10.

作者简介:娄芳(1988-),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视唱练耳。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学体态律动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研究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体态律动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给”的价值
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