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对于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做到以生为本呢?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接着应该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热情上下足功夫.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主体;思维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笔者认为要实现以生为本,那么,我们教师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该有所改变.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改变教学观念,立足以生为本
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观念上有所改变.
1.创设合理的数学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必须就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数学学习氛围.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做好高一学生入学的思想工作.数学在高考中不仅仅权重大,而且相对难度大,导致大部分学生步入高中都会担心数学学不好.加上初高中存在一定的跨度,导致有部分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了恐惧心理,一旦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则不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为此,我们在高一起始阶段就必须做好入学的思想工作,给学生渗透积极的数学学习思想,鼓励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去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及时地积极鼓励.鼓励是一种外部强化的过程.当学生获得一个小小的成绩,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学生自身也要随时自我鼓励,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语,告诉自己是最棒的,时刻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多积极鼓励学生,多正面客观评价学生,让学生多产生成功的愉悦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悦体验.
(3)及时的反馈.数学学习过程中,及时的行为反馈和策略反馈对于学生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及时给与行为反馈,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
2.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设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亦是归宿,笔者认为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地设置,确保学习目标具有层次性和周期性.
(1)高中数学学习目标的层次性.在设定数学学习目标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数学学习目标.对于课堂上列举的例题和习题,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必须注重层次性,确保问题由易到难,这样以来不仅仅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更具发展性,还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思维需要,尤其在高一阶段,我们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不应太难,学生容易完成才会继续努力,慢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高中數学学习目标的周期性.学生在设定数学学习目标时,常常愿意提出一些远大的、周期比较长的学习目标,这样对学生来说很遥远,很难持久性去完成任务,无法提高兴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设定短期的学习目标,或者学生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些较短期的学习目标.
二、高中数学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
学习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有疑惑,或质疑、或不解,继而提出问题,促进课堂生成.
1.借助于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我们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于抛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新问题的生成.
例如:讲授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时,为了实现师生互动,我们可以给学生抛出了一些问题:如“借助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诱导公式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会从学习的目的和数学思维出发提出如下的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呢?”“这些关系又是如何推导得到的呢?”
2.利用学生质疑,激发求知欲望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给予了学生更多观察问题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提升其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时,教师要抓住这次机会,并将质疑转化成课堂内容进行教学.学生提出质疑说明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如果教师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那么就有可能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函数时,高中生要学习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等多种较复杂的函数.学生往往会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两个函数的学习中,产生混淆,记错各函数的性质.有的学生会提出y=3x和y=x3哪个函数比较大,那么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这个问题,或是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较为合理的答案.在学习函数的初级阶段,画出函数的大致图形是了解函数性质的好方法,通过以上两个函数的图像,我们能够得出在两条曲线交点向右的区间,y=3x
3.追问调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问题的思考有时不一定全面,对核心问题的注意力也未必集中,此时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切当的追问,维系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案例分析:
求和1+a+a2+a3+……+an-1.
学生初次遇到该问题时,有些不细心的同学就陷进去了.
此时,教师追问:“大家想一想,这个解答当中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吗?这个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吗?”
学生(恍然大悟):“不一定,需要对字母a进行讨论.”
本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主动建构,运用已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变式训练拓宽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通过变式训练可以在对题目意境非常熟悉的条件下迅速进行解题思路的拓展.
例题:若不等式4x-(m+1)2x+1>0对任意x∈R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给出错解:令2x=t,则原命题等价于t2-(m+1)t+1>0恒成立,由二次函数的知识可得Δ=(m+1)2-4<0-3 变式1:若不等式4x-(m+1)2x+1>0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方程4x-(m+1)2x+1=0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通过变式引申,既能激发同学们积极探究的热情,又使同学们的知识网中产生新的生成,提高了思考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5.总结学生错误,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错误,要从学生出错的原因出发,有些“粗心大意”实际上是思维不严密导致的. 例如:已知(1-2x)6=a0+a1x+a2x2+……+a6x6(x∈R),则|a1|+|a2|+|a3|+……+|a6|的值为:. 因为求的是x系数绝对值的和,所以只要令x=-1,则可求出答案.(1+2×1)6=729,729是包括a0的答案,而有的同学会因为粗心或是大意,直接就将729写上去,忘记减掉a0,真正的答案应该是(1+2×1)6-a0,令x=0,则可求出a0=16=1,答案即为729-1=728.諸如此类的题型,还有很多,比如在解有关未知数的题型时,一定要讨论未知数前面的系数是否为“0”,这个会影响到最终答案的全面性.关于未知数系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加强重视,提前告诉学生哪里容易出现错误,以防学生在同种类型的题目当中总是犯同样地错误. 当然,生本教育视域下,学生更多地靠自己来获知了,在前进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实践经验表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很重要,一句夸奖说不定就能使一名学生充满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爱上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袁振国.课堂管理的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李启栓.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有关理论[J].数学通讯.2001.5. [3]刘晓英.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尝试[J].中学数学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