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
摘要:历经30年改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国家实力显著增强。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十三五”规划启动,新型城镇化屡次被提及,在新常态下把握时代契机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领头羊,一直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本文从改革开放伊始、浦东开发开放,到上海合作组织、世博会,再到近年上海自贸区,互联网+,对上海和“大上海经济圈”发展进行了梳理,回顾历史的同时着眼未来,使上海能为周边乃至中国带来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上海;新常态;自贸区;互联网+
1. 引言
作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上海,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时尚包容的海派文化,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人才来此生根发芽,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背靠大陆,交通便利,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毗邻江浙两个经济大省,人才源源不断的供给高效发挥着集聚效应。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上海港实现开放,到1990年上海开发开放浦东,设立外高桥保税区,再到21世纪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10年举办世博会,以及近两年正如火如荼发展的自贸区,上海切实贯彻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实时把握先机,引领中国腾飞。
2. 外高桥保税区开启国际贸易大门
1990年,国务院批设全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外邻外高桥深水港,内临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东海黄金海岸线的交汇点,是全国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全球第一自由贸易区①。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同国际上建立的同类地区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国家政府的管理监督。例如虽然越来越多种类的商品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仍不得进出保税区;我国海关法规定进出口保税区的货物都需要向相应海关部门进行申报,获得相关许可证书之后根据报关编制进出口海关统计;运往非保税区的货物就和一般进口货物一样需要领取进口许可证并办理相应的征税手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已经形成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高新制造业等口岸产业。
3. 浦东开发开放撬动实践创新杠杆
2015年正值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②。25年前,上海坊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对当时浦东地区荒凉、落后的真实写照。25年间,从起初“东西联动”的开发模式,在政府牵头号召和努力下,浦东的快速发展缓解了浦西的土地、交通压力,到后来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集聚效应,江浙沪成为对外开放的示范区。25年后的今天,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三足鼎立”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象征着中国的华尔街;吸引无数高新技术人才,代表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在逐渐比肩硅谷。上海浦东仿佛像一个奇迹,证明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硕果,持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向市场化、专业化、国家化。
4. 上海自贸区挑战发展新高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世界进一步了解上海和中国提供了历史契机。进入后世博会的若干年间,上海及周边无论是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换代方面,还是是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9月29日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③正式成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经济的试验田,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在自贸区,企业个人可以感受到高效便捷的监管制度和法制环境,国际化的自由的货币、投资政策。
犹记得中国加入WTO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二战之后由美国主导的双边或是多边国际贸易政策都始终围绕“维护西方社会国家利益”展开,美国也常用中国不满足“市场经济国家”要求而长期将中国拒之世界贸易组织门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政府从长远处着想,一定程度的退让妥协之后终于让中国由复关改为入世。事实证明,我国加入WTO仍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在金融、电信、商贸三大领域,外资先进的理念、运行方式都推动着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新常态下,从投资拉动GDP的发展方式到居民消费驱动引领GDP增长的发展方式让企业和个人看到了新希望。上海,作为“长三角”跨省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势必在国家营造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为中国新常态建设做历史性准备。就像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考察自贸区的说的那样:“要让在上海自贸区注册的企业,不但站得住,而且活得好,更要赢得大未来!”
5. 新常态下“大上海经济圈”发展建议
(1)法律制度——“大上海经济圈”可以效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比如建立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内部关联市场。现在中国各个省份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的积极效应包括可以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经济结构,但与此同时所存在的恶性竞争,为了围护本省利益不惜以牺牲他省的利益为代价,给区域内整体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上海经济圈所包含的地区的政府部门更需要斟酌相关地区法律制度,大力促进商品和服务在经济圈内的自由流通。
(2)货币流通——亚投行④的成功设立无疑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根据“不可能三角”定律,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下,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际化是一个客观的状态,不仅要依靠中国稳健的经济增长,还需要来自世界的信赖,货币史上的“劣币驱逐良币”就是经验和教训。“大上海经济圈”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实现国家倾斜政策,使自贸区实验的经验和教训为经济圈所用,为广大内陆地区所用仍是需要学界、业界和政府共同讨论努力的问题。
复合式区域集聚——无可否认,上海在“大上海经济圈”的龙头地位,上海在自身城市进步发展过程当中,实现着产业、人口、技术、资金的高效利用,存在着集聚效应,使得生产规模效应递增,根据索洛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有了更强的可持续性。然而,与此同时存在的“虹吸效应”,也就是说自贸区的蓬勃发展是否会给周边城市的外资引进和国际贸易造成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所谓“复合式”集聚,更多的可能在于要努力实现中国的传统理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全面发展可持续。(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上田蔫.地方博“原点七匕(”大阪万博[JJ.建案雅靛.1989.(9):犯一33
[2]Hugh Dauneey,Geoff Hare,1999,France and the 1998 World Cup:National impact of a World Sporting Event,Frank Cass.
[3]张学良.世博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1.世界经济研究,2006,(4):11一16.,
[4]中国上海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index.html
[5]钟茂初,宋树仁,许海平.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刻画及其“倒钻石型”现状[J]. 经济体制改革,2010,(1) :31-48.
注解:
①2010年,英国伦敦《金融时报》对全球自由贸易区进行综合评比,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获第一名。
②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③上海自贸区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区域。
④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