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玲
【摘要】初中物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的密切,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对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关注不够,使得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难度;针对这种问题,需要结合课改理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新教学,实现教学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前言
初中生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们应当利用好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教学。有些学生在还未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时候,就听到物理科目难学的谣言。其实,只要教师的教学手法得当,物理这门功课是很好学的。实践证明,学生们易于接受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景和模式。
1.结合物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生活
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根据物理课文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学启发。例如在讲授“重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学生面前投掷粉笔头,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粉笔头终究要落到地面上而不是飞向高空。学生在生活中对于这种现象早就时空见惯了,但是老师的问题既平常又突兀。对于物体从高处落下这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学生们还真没有思考过。然后教师再运用牛顿对于苹果落地的思考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同牛顿这位大科学家比肩的兴趣。在学生对这个现象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们正对这个问题兴致怏然的时候不失时机的提出这节课的授课内容:重力。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就叫做重力。当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种极具生活情趣的教学手法相比直接引入重力概念的方法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教学
教师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一板一眼的说教极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传统课堂上教师一味进行枯燥无味的说教使得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厌烦和排斥的态度,这对于学生物理学科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学习浮力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如果在夏季,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去游泳馆游泳,让学生在玩乐中体验到浮力的强大。待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浮力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问:同学们游泳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下沉?为什么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头它立刻就沉入水底呢?同学们仔细考虑一下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同哪些因素有关。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纠正,如果在老师解释后学生依然不理解一些现象,老师还可以做一些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对浮力有个直观的了解。当学生对浮力这种现象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教师们就应当启发学生对浮力的大小进行计算,这时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比如:老师通过教给学生折纸船,然后将船放入水中,在船中放入一颗一颗的小石头,当放入足够多的小石头的时候,小船就会下沉,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小船所能提供的最大浮力是多少,通过分析推导出相应的浮力公式。
而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思维的发散,比如,同样的一只小船,将其放在水中和食用油中,或者酒精中,小船装载石头的能力是否有所改变?在保證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实验无疑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物理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课堂的绝对主角,学生们被动的学习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的反应不是主动的去思考,而是被动的等待老师去解答,这种不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工作效率的。教师的当场解答或许使得学生记住了一道题的答案,但是,当题目的情景发生变换的时候,学生由于没有真正对这个知识点透彻理解,导致学生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当想方设法的调动起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可以这样设置课堂模式:教师先让学生对下一节课进行预习和备课,当下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名小老师,这样一来不仅敦促了学生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也让学生感受到当老师的难处和乐趣。相信对于在讲台下面坐习惯了的学生初次尝试着讲课的时候,其内心一定是激动和喜悦的。同样,讲台下面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模式的实行不仅锻炼了学生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能力,还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当学生的讲课内容得到讲台下面学生的支持和肯定的时候,学生一定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一个原本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或许就会因此找到自己在物理这门功课学习上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4.物理作业的生活化
教师对学生布置的物理作业也要讲究生活情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十分反感的。在此,教师们应当尝试着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变革,比如在学习物理“摩擦力”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将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为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者什么情况下运用到了摩擦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的去观察和寻找摩擦力的作用,并分析什么情况下的摩擦力是有益的,什么情况下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在第二天的物理课堂上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进行踊跃的发言。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小和增强摩擦力。这又是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
总结
笔者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物理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教师们在生活中多多留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任菊梅,王耀玲,周志华.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期刊,2015,(2):200-203.
[2]朱红梅,齐英宇,董新伟.探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4,(04):9.
[3]张道燕.初中物理生活化化教学方法应用[J].考试周刊,2015,(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