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去”的语法化

2015-05-30 15:42张燕芬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补语助词实词

摘 要:语法化理论近年来成为语言学家的研究热点,语法化视角的引入,为研究语法演变提供许多新的课题,使得一些语法演变的结果可以提前预测,有利于语法研究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语法化理论,然后简单就“去”的语法化过程进行论述,一方面从宏观上感知语法化理论,另一方面可从微观上加深对语法化的理解。

关键词:语法化;动因;“去”

一、语法化理论

语法化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是指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即某一实词的词义逐渐抽象以引起词义虚化,使之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最终只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法功能的一种语言演变现象。语法化理论是当代最新的历史语言学分支,它提倡从历史事实中概括规律,重视一个语法现象产生的语义基础和语法环境,探索语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研究一个实词如何一步一步地变为语法标记,一个语法标记又如何进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其他标记,一个语法结构是如何产生的等[1]。所谓的语法化,其实就是我国传统语言学家所说的“实词虚化”,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在语法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2]。任何一种语言意义和形式的演变都是有理据的,所以语言的语法化也不例外。语法化是高频率重复和惯常化的产物。“语法化”的动因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

1.语言接触

语言接触指语言之间或者语言内部各方言之间的接触。语言通过频繁接触后会相互影响进而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最终产生语法化现象,如汉语中的后缀“化”“者”“性”等是受西方语言影响而产生的。

2.创新用法

为丰富语言的表达手段,人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催生语言的‘语法化,同时也包括词汇化,新词的产生有时也与语法化有关[3]。

3.误解和误用

误解和误用作为“语法化”的动因之一,是对语言的错误理解和错误使用。这种误解和误用必须最终为使用该语言的所有人接受而凝固保存下来。

4.语用理据

语法化的动因包括语用理据。“把‘语法化限定为语用法凝固为语法的过程,即语言中一些广泛使用并反复出现的语用现象会逐渐固定下来,约定俗成,变成构词造句的语法规则[3]。

二、“去”的语法化

一个词语,从静态上来看,最重要的是语音、语义、语法,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即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方面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其语法化演变特征也会体现在这几方面;从动态上来看,语言是活的语言。从历时角度说,一个词语的语法化演变发生在纵轴时间线上,在其使用过程中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即语用是检验一个词语是否语法化或语法化程度的试金石。我们可通过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这四个方面来观察一个词语的语法化特征。一个实词能否能发生语法化,首先就是使用频率,只有那些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发生语法化的可能性才会更大,所以说高频率重复和惯常化是语法化的必要条件[3]。

纵观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去”作为基本词汇而存在,具有全民常用性,这种高频功能是其语法化的契机。那么,“去”到底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语法化演变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上古,中古和近现代的实例来看其语法化进程。

《说文解字》的“去”:去,人相違也。从大,凵声。从《说文》里,我们可以知道,“去”的原始义或本义是离开,相背的意思,词性是动词。观察“去”的各种古文字字形,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也能证明许慎对“去”的解释是正确的。从历时角度来看“去”的发展演变的实例:

(一)上古时期的“去”

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②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③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④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⑤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⑦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⑧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⑨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⑩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十个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上古“去”的意义都不相同,但是无论“去”的意思如何改变,也不影响其动词的词性。在这里“去”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及物的,就是带宾语的;另一种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加宾语。但它们在句法结构中都充当谓语成分。总之,上古时期,“去”只有动词一种词性,只用作谓语这一种句法成分。

(二)中古时期的“去”

①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唐·李白《蜀道难》

③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⑥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⑦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上

⑧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梅尧臣《绝句》

⑨一鸣辄跃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⑩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明·施耐庵《水浒传》

到了中古时期,“去”的词性已经开始有所变化,前七个例子里的“去”都用作动词,在句子中仍充当谓语的句子成分,后三个例子的“去”已经开始发生了语法化的演变,它们出现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的状态,句法功能是作趋向补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最后一例的“去”则表示处所或时间,“去”字已经开始用作了介词,而介词又是虚词,这说明“去”的语法化程度一步步地加深。

(三)近现代的“去”

①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鲁迅《狂人日记》

②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鲁迅《狂人日记》

③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朱自清《春》

④他明天去巴黎。

⑤我们应该去看看。

⑥明天我会亲自送你去机场的。

⑦仔细听取似一只蛐蛐。

⑧走,吃饭去!

⑨哪去?

⑩我勒个去!(我去)

从以上的“去”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去”除表示趋向动词用作谓语和趋向补语(如例1至例6)外,已经用作了助词,也为人们接受且频繁使用,如例⑦⑧⑨。例⑦的“去”是动态助词,在句子结构中作动态补语,例⑧和例⑨的“去”是事态助词,句子结构中作事态补语。而例⑩,“我去”作为流行词汇广泛使用,表示一个人的情绪,这里“去”实则是一种语气词,表示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

总之,随着时间的发展,“去”逐渐地语法化,表现为:1.读音会逐渐弱化,甚至出现轻声音读,当“去”作为动词时读第四声,当以助词,语气词的身份出现时,读音则轻化了,要不然实际意义就会不符合表达语境;2.词义上由原来具有的实在意义逐步虚化泛化,“去”作动词时,具有离开,去掉,距离等实际意义,而作助词、语气词时,只有隐含在句子结构里的虚化意义;3.句法成分由谓语变成了补语,当虚化为语气词时,只有语法意义,失去了充当句法成分的资格;4.句法位置由“NP+去”或“‘NP1+去+NP2”到“V+去+NP”“V+LP+去”之后到“去”位于句末;5.语用上表现在动词行为趋向义的弱化和语气意味的加强。即“‘去逐渐由具体的位移演变为心理的倾向性”[4]到最终主观情绪上的表达。

综上所述,“去”的语法化是毋庸置疑,演变程度是循序渐进的,其语法化的序列大致是呈现出动词、助词、语气词的虚化趋势。

参考文献:

[1]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历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王 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4]田建伟.“来、去“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J].广州:暨南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燕芬(1992-),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在读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字学;丰自凤(1990-),女,河南濮阳人,在读硕士,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补语助词实词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文言实词推断法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