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
【摘要】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高职院校办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比较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方式,探讨了国内高职院校师资培养滞后的原因,以期对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培养;原因
一.国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遗憾的是,作为教育的另一主体——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却在热热闹闹的高职教育改革中鲜有创新,高职教育的许多改革成果最终受师资水平所限,不能得以顺畅实施,甚至付之东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廖克铃在《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中认为,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雙师型”教师少,纯理论教学的教师多。(2)有社会实践工作经历的人数少,学校毕业直接任教人数多。(3)兼职教师少,专职教师多;4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少,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多。(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少,本科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多。(5)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人数少,中低级职称的人数多。(6)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少,培训基地严重匮乏。(7)高职师资队伍的职称评定工作体系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8)高尖端、紧缺型人才匮乏,引进难度大。
二.国外高职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
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的先进经验,可以总结出国外高职教育师资培养有如下特点:1.1. 高职院校的师资任职方面有严格要求。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等,高职院校的师资
的培养一般都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作保证。进入高职院校的职教老师必须完成相关的职业院校的学习甚至是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学历教育。很多发达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职业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
2. 高职教育师资培养有完整的系统。很多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是一个一体化的培养过程。以德国为例,德国将职教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在这个连续过程中始终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培训与提高。
3. 重视高职教师的在职培养与继续进修。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的进步,高职院校的在职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了发展职业教育,保障教师教学内容符合社会的需求,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创造机会让高职院校教师在工作之余继续教育,内容涉及教学技能、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他们的高职院在教师进修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
三.国内高职院校师资培养滞后的原因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教育基础薄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相对滞后就是一个显著的体现。综合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发展高职教育,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的人才,高质量的师资是关键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就必须要求教师的一生都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完善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各高职院校对于师资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师资培养纳入办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
2. 师资培养的资金投入不够充分,无法保障相应的经费支持。 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各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并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以保障师资培养的顺利进行。按照有关规定,我国高职院校应该拿出事业收入的 5%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但事实上由于办学经费短缺等原因,用于高职教师的师资培养的经费十分缺乏。目前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师资培训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缺少必要的财政支持和必要的扶持力度。同时,没有做好区域内师资培训的协调,使得师资培养无法顺利发展。高职院校自身的经费有限,加上缺少国家及地方必要的财政支持,使得此师资培养的资金投入尚不足够,高职师资培养工作无法有效进行。
3. 缺少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德国对职业教育实行有效的法规管理是其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德国职业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得益于职业院校中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而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得益于其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方面的保障。德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新的职业教育法案对职教师资作了相应的规定。德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学历资格和考核等方面都有具体而严格的法律规定。一系列完备法律使得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有法可依。从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看,虽然也陆续颁布实施了《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我国目前仍没有一部单独的职教师资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无法保障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4. 教师的培养工作缺少严格的审查制度和考核机制。我国高职院校目前也进行着教师培训等多方面的师资培训工作。但是教师的培养与其聘任基本上是脱节的。因此师资培养无法做到真正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如果必把教师的培养与聘任、考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使教师的培养达到真正提高教师的水平的目的。
5. 缺少足够的教师实训基地和完整有效的师资培养的培训机构。在我国的高职师资培养方面,缺少相对完整的培养体系。目前,针对高职师资培养的主要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培训的形式。目前,虽然我国基本建立了职教师资培养的网络,既有国家级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又有各省市自治区的多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但是从师资培养的实际操作情况看来,师资培养的过程存在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培训覆盖面也不尽人意。多数培训基地的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培训系统不够完整。我国目前缺少这种严密的培训网络结构,在高职教师课程负担太重的前提下,无法为高职院校的提供充分的客观条件。
四.结论
高职教育要不断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师资是关键,尤其是高质量的师资。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成功模式, 使中国职高职师资培养尽快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同时各高职院校在各自的总体规划中, 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师资队伍培养的计划,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大力提高。
注:本文系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教育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编号:GZYLX1213252) 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