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春 徐鑫
【摘要】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隐喻。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存在相似和差异。本文对英汉动物隐喻进行了跨文化对比分析,探討了通过“项目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进行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动物隐喻 喻体 喻义 项目教学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积累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Lakoff(1980)将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动物隐喻是隐喻的一种,在这个隐喻过程中,人类通过动物的某些特质来进行理解人类的某些特征和行为。动物隐喻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中,动物隐喻的内涵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的地方。有共通之处是因为人类在获取知识和经验方面具有趋同性。有相异之处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背景,风俗习惯等,这些差异会最终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西动物隐喻的差异,并探讨了围绕动物隐喻进行的相关教学活动。
二、喻体相同,喻义相似
因为人类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的相似性,人类对于动物的认知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中西动物隐喻中有的动物具有类似的隐喻含义。比如,在英语中,人们会说“he is a fox”(他是一只狐狸),形容一个人很狡猾。在中文中,人们形容一个人诡计多端时,也会说“一只老狐狸”。这些例子表明在英汉两种语言中,“fox”(狐狸)这种动物被赋予了相同的隐喻意义。
另一种动物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有相近的含义,那就是“sheep”或“lamb”(羊)。在两种语言中,羊都象征了乖巧温顺的性格特征。《圣经》里有“silent lamb”(沉默的羔羊),而中文中有“待宰的羔羊”,“温顺的小绵羊”的说法。此外,在中英动物隐喻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共性的表达,如蜜蜂是勤劳的,小鸟总是与自由联系在一起,而蜗牛总是慢腾腾的,鹦鹉会学舌,天鹅姿态优雅。
三、喻体相同,喻义相异
因为中西方在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动物隐喻方面两种语言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动物“狗”。在中文和英文中,与“狗”相关的隐喻有着截然相反的喻义。中文中大部分与“狗”相关的词都是贬义的,如“狗胆包天”,“狗腿子”,“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等。而英文中许多相关的描述都是褒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each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时候)。
四、喻体空缺
有些动物隐喻则是汉语或英语中特有的现象,比如“鸵鸟”。在英语中“ostrich”有如下的喻义:愚蠢地逃避,或胃口非常好。在“To bury ones head ostrich-like in the sand”指的是那种刻意回避问题,而不是积极面对现实的人。此外还有“have the digestion of an ostrich”(胃口好如鸵鸟)。虽然汉语中现在也有“鸵鸟政策”一类的表达,但与其说这是与英语相似的地方,不如说是汉语对英语的借用。在汉语中,鸵鸟只是一种动物,并没有更多的附加的喻义。
而有些动物则是仅在汉语中有特殊的隐喻意义。比如“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象征了长寿,人们会形容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的人“鹤发童颜”。许多中国人也喜欢以“鹤”给他们的孩子起名字,期望他们的孩子能健康长寿。人们也常常会在亲戚朋友过生日时送带有“鹤”和“松树”图案的礼物,以表示“松鹤延年”。但在英文中,“鹤”只是一种极普通的动物,并没有类似的喻义。
五、动物隐喻的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将教学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把项目要求提前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通过项目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确定项目任务。
任务1: 找出英语中与“勇气”,“胆小”,“贪婪”等相关的动物隐喻。
任务2: 找出汉语中与“勇气”,“胆小”,“贪婪”等相关的动物隐喻。
任务3: 找出英语中独具的动物隐喻。
任务4: 找出汉语中独具的动物隐喻。
2.搜集资料,小组准备讨论。学生们从网上,图书里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后进行小组讨论,准备小组作业。
3.项目任务制作。学生在制作任务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学生们顺利完成任务。
4.项目展示。学生们完成任务后在课堂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书面报告的形式,也可以是课堂小组陈述,或辩论会等形式。
5.评价。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对于学生们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总结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引发学生们就某个话题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比如: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这种相似和差异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会造成哪些交际失误?
参考文献:
[1]陈妮.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对比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