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创作的母体,希腊神话中女妖这一特殊文学形象有着深刻的文学意义。父权制下的女妖形象则是异化和残缺的,是对女性生命价值和生命追求的否定。
关键词:希腊神话;女妖 ;父权制; 异化
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民族关于神和英雄的故事总汇。它将现实生活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瑰丽世界,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图景,在《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奥维德的《变形记》、赫西奥德的《神谱》中均有体现。
1.西方审美上女妖形象残缺和异化的深层意义
女妖的形象总是残缺和丑陋的。不论是对身体的扭曲和丑化,还是对内在的否定和贬抑,都是对女性约束与限制的表现,其中不但涉及到古希腊的传统审美,还透露出父权制下对女性角色的界定。
古希腊民族在传统上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而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弥罗德维纳斯》中:直鼻、椭圆脸、窄额和丰满的下巴,安详矜持的眼睛、自然含笑的嘴唇,体现着女性的温柔、健美、青春和活力,代表了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
随着人体艺术的突出,作为希腊艺术土壤的希腊神话在造型方面就已显现出善恶美丑在角色上的分别。天神和英雄受到万民的崇拜和敬仰,形象往往是健美俊逸的,男的充满力量、高大英武,女的心灵手巧、美丽聪明,都是健康完整的。而妖怪作为排斥和唾弃的对象,形象往往是丑陋残缺的,女妖也不例外。无论是美女的头颅蛇身子,还是一只眼睛一颗牙齿,还是狮头、羊身、蛇尾……在最初的审美中,丑陋的外表必然代表了肮脏的灵魂。在古希腊人塑造形形色色的妖怪时,显像的残缺正是妖怪邪恶属性的外在体现,是直白而生动的。
2.父权制下女妖形象残缺和异化的深层意义
在女妖形象上被残缺和异化掉的,往往是各种突出的女性特质,如美丽的头发变成毒蛇、漂亮的眼睛不能直视、甜美的歌声是诱惑水手跳入大海的丧钟等等。秀发、眼睛、双腿、歌声,本应是在女性身上即使不加以美化也可以完整留下的特征,却往往成为最先被残缺和异化的东西。
希腊神话中的女妖是对女性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追求的否定——无论是她们以肉体、歌声、美食来诱惑英雄,还是用暴力挑战男性——都是父权制下对女性的恐惧和压抑。塞壬女妖甜美的歌声却能诱人跳海自杀;斯库拉的腰身上竟缠着许多恶狗围成的腰环。就像“一个缺乏自制的男子可能指责富有魅力的女人是可怕的诱惑者”,容易被诱惑的因素在父权制的文学设定下变形,在希腊神话的女妖身上美丽温柔的女性特质是首当其冲遭到变异和丑化的,像是警告和提醒男性这才是那充满魅力的画皮下的狰狞面目。苏珊·格里芬指出,男人害怕在面对女人的肉体时失去对女人和自己的控制,所以她们抗拒女人的形象,把女人视为物,玷污和损害她的肉体。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曾经说过“男人的一支笔创造了女人,也禁闭了女人。”父权制的性别系统自古以来就为两性规定了界限分明的性角色,自一个婴儿初生,社会和家庭便按照他们的性别特征来区别对待,培养他们的“男子气概”和“女子气质”。抑女扬男的社会态度并不只是所谓“传统观念”男尊女卑的体现,男性的优越和女性的被压抑并不是他们生来就有的本性,而是文化预设所起的决定作用。这样的预设使得男孩一来到人世上便可以充分发展其个性的优势,而女孩终其一生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它把男子在自己身上感到满意的东西标榜为男性优越的证明,而把女性身上有利于受控制的特征说成是女人的天性。这样的性角色划分使得每个人安于自己所处的等级,看起来两性之间消除了支配与被支配的不平等关系,其实是使两性的不平等在角色设分化中合理化了。女妖正是男性镇压女性、支配女性、统治女性的神话原型。父权制文化中,总是把女人的反抗描绘成可怕的悲剧,把反抗的女性都进行丑化。
著名学者康正果先生也说“妇女形象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都是男性期望和设计的东西。”其实,女人身上被指责为“恶德”的品行未必就是绝对邪恶的,很多女人的“恶德”都反映了男人的偏见。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认为,男权社会把女人变成了没有生气的、供人欣赏的对象,即是一种被限定的存在。这种限定包括女人身上不应带有男人的气概和品质。具有男人般力量的女人,聪明能干独当一面的女人,成大事心狠手辣的女人,在某些层面上讲都属于妖魔化了的女人。
无论女妖们是凶狠还是残忍,温柔还是甜美,都会被英雄找到弱点,不能成为英雄的阻力。女妖成就了英雄,同时也意味着“妖化”女性的死亡。提倡对抗性阅读的批评家朱狄斯·费特雷通过对男性作者隐藏动机的揭发,极端的认为男人确实对女人有杀心。父权制要塑造“天使”一样的女性形象,就必然需要“妖化”女性的死亡。
参考文献:
[1][希腊]赫西俄德著.王绍辉译.神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德]斯威布著.高中甫等译.古希腊神话与传说[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3]汪小玲著.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康正果著.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王立娜主编.世界著名故事译丛——希腊神话[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茜(1989-),女,汉族,山西平遥人,硕士,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