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锋
摘 要:《不情愿的原教主义者》是莫欣·哈米德的畅销书。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专有名词所含有的隐喻,隐喻对于主题有巨大的彰显作用。
关键词:《不情愿的原教主义者》;姓名;主题
一、引言
莫欣·哈米德曾被《纽约时报》誉为同辈中最具天赋,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之一。《每日电讯报》称赞他为同时代人中最有才华,最无畏的作家之一,《每日野兽》把他评为仍然活跃着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不情愿的原教主义者》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出版后便成为国际畅销书,曾入围布克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卫报》将它视为一部为那十年间下定义的小说。
自2007年出版以来,该小说就广受好评,总的来说,书评要多于各类批评性文章。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其主题和写作风格两方面的特色。许多学者认为,宗教冲突在该小说中是主线之一,男主人公倾向于求助宗教来获取力量。如《时代周刊》曾指出,它是一部与宗教主题相关的小说。而《观察者》则称它为让人回味的短篇小说。很多批评家分析道,该小说表现了很多主题,《华盛顿邮报》曾把哈米德视为把对美国梦的追求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人。《星期日先驱报》则认为它是对“9/11事件”及影响小说形式的再现。《超时》中把该小说看作一部关于身份的作品,反映了东西方之间的冲突。《卫报》称赞该小说成功地把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包裹在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中,直到小说结尾。而作者解释道,他并不是试着去感觉,而是确确实实感觉到了,他说自己并不认为任何人能为别人代言,他自己也不是巴基斯坦的代言人,只是一个巴基斯坦人不同于别人的例子。不管是在小说里,还是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都相信这一点。现在存在如此多对巴基斯坦的误解,他想要纠正这样的误解,却也并不想把巴基斯坦宣传得奇异而又伟大。在巴基斯坦有许多真实存在的危机,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不断运转演变的社会。此外,根据Culturazzi的观点,风流韵事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关于写作风格,许多评论称该小说是一部巧妙、优雅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一些评论家认为,作者哈米德跟“爵士时代”代言人菲茨杰拉德很相像,而该小说与《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国内评论中,虞颖在一篇文章中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分析了该小说的叙述策略。
总之,该小说被媒体高度评价并推荐。它反映了许多当代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跟地球村相关的问题。在小说中,为了使其更有意义,作者精心设计了每个细节。而姓名作为意义的载体和象征,对主题的理解尤为有用。因此,对姓名暗喻的分析是值得关注的。
二、埃里卡—模棱两可的关系
埃里卡名字的英文发音跟美国极为相似,她是一个被男主人公盖昌兹深爱着的女孩。在她的精神伴侣克里斯死后,她近乎崩溃,无法再振作起来。她似乎被分成了两半,一半植根于现实,而另一半游离于真空,两半自己从不曾重合过。
1、亲密关系
埃里卡是盖昌兹的偶像,盖昌兹对她的包容已经到了他自己都觉得耻辱的地步。他尽可能地奉承埃里卡,不惜带上另一个人的面具,使自己变得懦弱渺小。在跟埃里卡的恋爱关系中,他们竟然不曾有过任何譬如拥抱、亲吻之类的肢体接触。盖昌兹对埃里卡的爱和追求可以与对“美国梦”的追求相提并论,同样都是艰辛而又快乐的过程。当他扮成埃里卡已故的前男友时,他极尽自己之能事表现得像个美国人。相似地,他作为拔尖的学生去了普林斯顿大学,并且觉得那是一个对他来说每件事情都充满可能性的地方。埃里卡在爱情和保护这两个问题上鼓励过他,但对于盖昌兹来说,埃里卡既是亲近的,又是疏离的。她控制着盖昌兹的感觉,并影响着他的感情。对于埃里卡来说,盖昌兹是她与现实相连的纽带。埃里卡行事作风又跟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所扮演的角色很相似。美国与像以色列这样的东方国家保持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以引起该国人民的兴趣,并且保卫他们的人民。然而,当它从像伊拉克和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身上感受到威胁后,它可能又会转变自己的角色。
2、焦躁不安的关系
在前男友仙逝之后,埃里卡精神崩溃、心不在焉。因次,尽管她喜欢盖昌兹和他的公司,她却表现得像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与世隔绝的星球,心心念念只想等待与克里斯重逢。对于埃里卡来说,盖昌兹只不过是通向现实世界的纽带,把她带回真正生活的世界。甚至当他们有肢体接触的时候,她的身体、思想和心脏都像极了一块顽石,反应迟钝,冰冷入骨。只有当盖昌兹尝试变成克里斯时,她才恢复活力。
“9/11事件”以后,美国变得很是警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打击恐怖分子。其中,最无礼的行为是电话窃听,其目标不只是他们怀疑的国家,还包括美国民众和它的盟国。这一事实反映了整个国家的不安和它与其他国家保持的不稳定关系。
三、盖昌兹—不情愿的人
1、对美国梦的追逐
盖昌兹既是小说叙述者,又是小说主人公。如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他迫切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到美国去的梦想。十分不易地,他作为顶尖学生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并被Underwood Samson 公司录用。他认为自己正如名字所暗喻的一样,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做出了改变。然而,在该小说中,这样的改变往往预示着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就是变得像美国人,对于盖昌兹来说,他快乐的源泉就是表现得像一个自负而又充满优越感的美国人。尽管在内心深处,他还有一丝念及那个给他教育,给他经济支持和感情的祖国,但渐渐地,他开始忽略它,并且愉快地接受着所有他从这个新的祖国中得到的一切,包括认知、爱慕和金钱。
2、盖昌兹—成为一名原教主义者
另一个改变,是盖昌兹开始放弃美国梦,信奉宗教。原本一切正常,直到有一天,他打开电视,见证了以下恐怖场景:“随着一座,又一座世贸中心的双子楼倒塌。他心里笑了。是的,虽然听上去有点卑鄙,但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无比高兴。”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在那片倡导原教主义的土地上开始了作为一名原教主义者的转变,这似乎是讽刺的。在“9/11事件”之后,盖昌兹觉得他的外表使得他无法成为美国的一员。当然,他的第三世界敏感性也在潜意识中发生着作用。此外,他感到恐怖袭击的事实使得他顿悟了,并且充满了困惑。公司中歧视穆斯林的经历也迫使他重新考虑自己所处的位置,只有在自己的祖国中,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接下来的时光中,在后9/11时代,他的一切都改变了,由内而外。美国所有的缺点都被无限放大,他被愤怒与反叛控制着,关于生活、身份和归属的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Underwood Samson
任何组织都是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而发生作用的,Underwood Samson公司的缩写US 毫无疑问是对美国的影射。作为一家评估公司,它所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而它所遵循的交易模式就好像是美国与他国进行交涉时的外交过程。
4、蝙蝠
蝙蝠是小说中的另一个象征,为什么蝙蝠能在美国生存呢?在西方文化中,蝙蝠意味着邪恶。
5、跨文化交流是必须的
在盖昌兹的最后一次任务中,他被一位老人比作土耳其士兵,也就是被土耳其人逮捕并训练以清除自身文明,无所依傍的基督教成员。他开始把美国看做是一个“不愿意反思共享的痛苦” 这种想法不时在他脑中萦绕,使得他最终决定放弃富有,回到他觉得自己真正属于的地方,清除美国对他的影响。无论从人性还是他自身利益的角度,这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盖昌兹这个人物,哈米德试图回答美国人经常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人人都讨厌美国?”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正是哈米德所想要表现和探索的。它对穆斯林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伤害了这种关系。美国应该找出这种冲突的根源,而非闭关锁国。
参考文献:
[1]匡方涛,文旭. 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 外语学刊, 2002:4.
[2]张紫兰. 复杂名字底下的平静心灵—专访莫欣·哈米德. Retrieved on 2/12/2010 from http//www.ew.en.cc/cache/books/ 168/bkview-168271-518388.
[3]虞颖. 试析莫欣·哈米德在《啦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的叙述策略 —基于认知诗学的视角. 福建论坛,2011,2:51-53.
[4]引文都来自Hamid,Mohsin.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London: Penguin Book,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