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侠
【摘要】:目的 对改良会阴侧切术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4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治疗组产妇采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会阴侧切术,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分级、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为2.78%,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28%,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会阴侧切术比较,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可以明显的降低产妇分娩时的损伤,减少产妇的疼痛感,有效的促进产后恢复,住院时间明显的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低,具有广泛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改良会阴侧切术;传统会阴侧切术;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应用效果
自然分娩时,由于初产妇的产道比较紧、胎儿过大,导致产妇的会阴体过高、过紧,可以导致软产道以及婴儿的损伤。因此,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助产时,常常需要进行会阴侧切术以减少产妇会阴部的损伤。由于传统的会阴侧切术将会阴部切开的组织比较厚,导致对产妇的损伤比较大,产妇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且伤口的愈合比较缓慢[1]。为了减少会阴侧切术带给产妇的严重的损伤,减少产妇的痛苦,有效的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对收治的72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了改良会阴侧切术,并且与传统的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4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所有的产妇均为初产妇;均为单胎头位、符合经阴道分娩的指征且无产道异常;无严重的外阴感染。其中治疗组产妇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8±2.2)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1.3)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3±2.4)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9±1.4)周。两组产妇在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会阴侧切术,具操作步骤如下:在对产妇进行阴部神經阻滞以及局部的浸润麻醉后,在产妇开始宫缩时,操作者将左手的食指以及中指伸入产妇阴道内,用手指撑起产妇的左侧的阴道壁,右手持钝头剪刀自会阴后联合正中线向左侧采用45。的角度剪开会阴部,长度大约4-5cm。
1.2.2治疗组 治疗组产妇采用改良会阴侧切术,详细操作步骤如下:在剪开产妇会阴部之前所有的步骤与对照组产妇相同,以后,采用约为25-30o的角度,长度约2-3cm,将产妇的会阴部剪开。两组产妇娩出胎儿后,均采用相同的缝合材料以及缝合方法对产妇会阴部的侧切切口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疼痛分级、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4伤口愈合评价标准 ①产妇会阴部侧切部位的伤口比较平整,皮肤无红肿、压痛以及硬结等现象出现为I期愈合;②产妇会阴部位的侧切伤口比较平整,局部皮肤略有发红、压痛或有硬结的现象出现为Ⅱ期愈合;③产妇会阴部侧切的切口局部组织出现压痛、红肿,伴有脓液或水样物流出,有的产妇的切口裂开为切口感染。
1.5疼痛程度评价标准 ①产妇疼痛的感觉不明显,在采取坐、卧、行、走时均无明显的疼痛的感觉为无痛;②产妇在日常生活中无疼痛的感觉,仅在坐位和行走时有轻微的疼痛感觉为轻度疼痛;③产妇在坐、卧、行、走时均能够感到明显的疼痛,但是产妇可以忍受为中度疼痛;④产妇有比较剧烈的疼痛感觉,不能够进行日常活动,对休息和睡眠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为重度疼痛。
1.6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包进行分析,分别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处理,当P<0.05时,认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伤口缝合时间、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伤口缝合时间、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
伤口缝合时间(min)
产时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治疗组
72
13.78±3.57
41.63±9.04
3.01±0.34
对照组
72
18.96±4.56
57.54±12.33
3.88±0.45
2.2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新生儿窒息率
伤口愈合情况
疼痛程度
I期愈合
II期愈合
感染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研究组
72
2(2.78)
68(94.44)
3(4.17)
0(0)
54(75.00)
7(9.72)
1(1.39)
0(0)
对照组
72
11(15.28)
60(83.33)
10(13.89)
2(2.78)
39(54.17)
24(33.33)
6(8.33)
3(4.17)
3 讨论
传统的会阴侧切术是将会阴呈45。切开,由于切开的组织比较多,导致产妇出血量较多,并且有明显的疼痛感,术后局部组织容易发生肿胀,影响愈合[2]。改良会阴侧切术是将会阴部采用25-30。的角度切开,未将骨盆底的肌肉切开,未破坏原有的阴道口纵椭圆形状,可以预防肩难产的发生,产妇的疼痛感觉较轻、切口愈合良好[3]。本次结果显示,治疗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组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为2.78%,明顯少于对照组的15.28%(P<0.05)。总之,与传统的会阴侧切术比较,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可以明显的降低产妇分娩时的损伤,减少产妇的疼痛感,有效的促进产后恢复,住院时间明显的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低,具有广泛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严燕萍,朱丽辉,张君红.会阴弹性护理配合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疼痛及分娩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2):1808-1820.
[2]康桂枝.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法在助产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54-55.
[3]黄玉婵,曹淑华.改良会阴侧切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