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龙 付巧玲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超声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过程中各自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接受宫颈病灶术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手术治疗之前进行超声弹性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并结合患者的手术病理标准对这两种技术的诊断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宫颈病灶性质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1.5%、89.56%和90.51%;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所具有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为75%、73.67%和74.1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和鉴别宫颈病变良恶性产生的准确度要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宫颈占位性病变;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54-01
宫颈占位性病变包括宫颈癌前病变、共性良性肿瘤以及宫颈瘤等病症。其中宫颈良性肿瘤包括平滑肌瘤和宫颈息肉。宫颈癌是目前妇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大都由宫颈癌前病变,也就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演变而来,通过早期的诊断,能够有效对其进行控制和预防,采用较多的都是宫颈活检术,这种技术具有创伤的缺陷,超声检查凭无创性的特点,在现代临床诊治中被广泛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二维超声技术被广泛运用。但是,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法满足实际诊断需求。弹性成像技术早在上世纪被提出,这种技术根据不同组织产生的硬度差来进行成像判断,主要运用在前列腺和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检查工作中。本文主要是为了对比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差异。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择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冶疗的120例拟诊为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和诊断,患者存在的病灶都经过病理结果得以证实。120例患者中恶性组共有7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2到65岁;良性组共有42例,年龄分布在19到54岁之间。恶性患者的病灶直径在8.4mm到47.9mm之间,良性组患者病灶直径在5.5mm到13.1mm之间。
1.2仪器与方法
本文患者中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直肠以及阴道两用探头,保证其频率在4.0到8.0MHz之间。患者采取仰卧位的方式,保证膀胱排空。使用二维模式经过阴道,利用超声技术对患者宫颈进行扫查,并对其宫颈管线光滑程度、厚度、连续性完整度、宫颈内膜回声、厚度、宫颈内病灶状况和病灶个数、部位、边界、形態、与其他组织关系以及回声等现象。利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宫颈病灶血流状况进行观察,从而得到正确的血流频谱。对显示相对较多的血管条数的具体病灶超声切面进行分级统计。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以患者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对脉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进行宫颈占位性病灶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进行计算,使用卡方检验方法来进行准确性诊断。当相关数据P<0.05时,则表示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例病灶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病灶共有42个,其中11个平滑肌瘤、31个宫颈息肉;恶性病灶共有78个,其中35个C1N、39个宫颈CA鳞状细胞癌、4个腺癌。通过系统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宫颈病灶性质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1.5%、89.56%和90.51%;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所具有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为75%、73.67%和74.12%。
120个病灶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出现12个误诊,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诊断出现误诊的共有36个,经过系统的卡方检验,P<0.05,表明两种诊断技术之间产生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超声弹性成像在对宫颈病灶性质进行良恶性诊断时的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
3.讨论
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血流分布显示与病灶大小有着直接的正比关系,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宫颈癌生长代谢相对较为旺盛,需要患者体内进行充足的血液供给,从而导致患者的原有血管出现扩张,血流量的增加导致整个血流速度上升,从而导致其RI明显降低,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对患者宫颈病灶性质进行判断时,具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但是,其诊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误诊或者漏诊现象。本文中将9例平缓肌瘤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现象,可能与患者的血流信号丰富和病灶较大有关;误诊为良性的19个病灶,可能与其大小、深度以及血流速度有关,从而导致血流信号难以获取。所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不能单凭患者的血流信号来对病灶的性质进行判断。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有着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运用在前列腺以及乳腺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宫颈弹性成像技术运用的相对较小。弹性成像技术在对宫颈占位性病变性质诊断过程中,要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有着更好的诊断准确性,但是,很多宫颈癌前出现的病变硬度与较为正常的宫颈组织没有明显的差异,并目病灶硬度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所以,在实际诊断过程中,还要对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进行考虑。正常的宫颈组织一般是由少数肌纤维和胶原纤维构成,生理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宫颈组织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实现结合,进行综合判断,从根本上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和鉴别宫颈病变良恶性产生的准确度要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使用,从而促进我国临床医学诊断技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