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如何有效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2015-05-30 20:29崔庆玉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失落感模范作用创新意识

崔庆玉

【摘要】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学生学习、管理模式的不同。高职院校新生在入学时就要面对由学校强制管理为主到自我管理为主的阶段,难免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造成多重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95后大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找出更具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新生教育工作方法,构建学生心理平稳转变和学校有效管理的管理平台。

【关键词】新生 失落感 模范作用 创新意识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后,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促使其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处理好各种关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新生的入学教育是整个高职教育的起点,是成功大学教育的开端和基础,是高校新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有效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于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产生心理失落感

新生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辅导员管理模式与高中相比,都有很大的转变,对新环境期望值过高会让部分同学产生失落感,一些学生还认为高职院校不是正宗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也有部分高分考生,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或其他原因没有被本科院校录取,总觉得在专科有些屈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感受。所有的想法都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新生产生困惑、苦闷、抑郁等心理,这些学生的心理如果不在入学教育中及时加以调适,势必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观、学习归属感及身心健康。

(二)信念缺失,目标不明确

在他们进入大学以前,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他们会为这个目标付出自己的努力。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以后,便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动力,部分学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不能明确新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大学里大量的课余时间会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

(三)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适应

大学的上课时间和教学管理模式与高中有很大的区别。相对中学而言,最明显大学的上课时间减少,作业以及小型考试测验很少了,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安排自己的活动;教学形式也从以前老师“填鸭式”的灌输更多地向自学转变;教学内容更多的需要学生课后去补充相关的资料和知识,加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人际关系比较紧张

当今的95后大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亲人的宠爱中成长,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集体意识淡薄。很多同学是第一次离开家人,面临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方式,如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处理好与室友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竞争意识强,赢得起,输不起。

现代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关注度相对较高,面对人才济济、就业困难的形势,个人目标非常明确,竞争意识十分强烈。 但由于肩负高考的学习压力 ,生活环境单一,缺乏社会实践锻炼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二)创新意识强,协作能力差

现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好奇心强,创新点多,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崇尚创新精神。多数新生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凡事很少考虑别人感受,因此团结精神缺乏,协作能力较差。

(三)自我意识强,自理能力差

现代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张扬个性、彰显特色,追求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青春、靓丽、个性”的主旋律遍布校园,增添了校园的生机与活力。但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家庭条件的优越,相对缺乏自理能力,甚至衣服拿回家洗,许多新生入校后,常常因为不会照料自己而苦恼,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新对策

针对以上新生入学时存在的问题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应改变过去单调、枯燥、一言堂的入学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引入新的教育方式,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在活动中感悟和成长,尽快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生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校园文化宣传,充分利用“第一印象”

新生入学时,学校环境,接待人员的精神风貌、言行的第一印象对他们非常重要。首先,校园里精心设计布置的鼓励性、奋发向上的迎新标语、图板,内容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宗旨,渲染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接待的师生不仅要求注意衣着形象,做到接待热情,更要注重接待过程中谈吐和思想的交流,因为老生眼中的学校、院系、专业情况介绍对新生有着很大影响,所以要选派优秀学生参加迎新接待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在新生接待现场,保证及时解决新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召开班会,给学生以生活上的必要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

(二)通过家校互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大学新生教育工作中。家长的参与也很重要。辅导员可以在新生报到期间 ,通过开展“家长见面会 ”、“家长座谈会 ”等活动 ,架起与家长的沟通桥梁,还可以通过QQ 群、飞信和E-mail 等方式建立与所有家长的可持续沟通平台,及时向家长发送学生在校表现情况等信息,时刻关注家长反馈的信息和提出的意见,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家校共同引导督促学生成长成才。

(三)利用学长介入管理模式,发挥学长模范作用

学长与新生有着共同的经历,很容易营造“既是导师,又是朋友”的氛围,有利于掌握新生思想动态,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学长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有效引导新生调整心态,适应环境,确立奋斗目标。可以邀请有思想、成绩优秀、责任心强、曾担任或正在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引导新生,这样既构建了辅导员与新生之间的畅通桥梁,又切实提高了新生的认知和感知能力,让新生获得了强烈的认同感。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新生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他们有激情,也爱幻想,他们把大学当作理想的天堂,辅导员要保护他们的热情,适时开展各种活动,实行体验教学,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现个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参与过程中提高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总之,新生入学教育对帮助新生很好地完成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使其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甚至工作后的角色转变。现代大学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必须从每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注重个人自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引导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创新思维去开展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王雨,陈燕丰.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科学时代,2010.12期

[2]其格其.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重要方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期

[3]房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期

猜你喜欢
失落感模范作用创新意识
编辑工作的失落感及其应对策略
围城内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践行“两学一做”,发挥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知识无力感
失而不落
怎样看待起模范作用的问题?/起模范作用要根据个人具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