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内分泌作用与中医肾主骨理论再探

2015-05-30 20:10:51陈绍辉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医

陈绍辉

摘要:骨作为一个新的揭示内分泌器官,最少能够分泌出2种激素,对能量代谢以及矿盐代谢起到一个非常的调节作用,对骨质疏松、DM、异位钙化以及肥胖症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然而以上临床新的方向,和中医辩证理论的肾主骨藏精的相关理论基本相同,进而反映出中医辩证理论具有超前性以及持久的“生命力”。根据骨内分泌的作用,对中医辩证理论当中肾主骨藏精给予分析研究,同时展望部分作用在骨中也许通过对骨内分泌调节,进而充分发挥出现重要作用,从而对相关疾病给予治疗干预。

关键词:中医;肾主骨理论;骨内分泌作用

[中图分类号]R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06-01

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钙磷的储备仓库,同时也是各种各样激素的靶器官。可是根据最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骨本身能够分泌出最少2种激素,对能量代谢以及矿盐代谢起到非常关键的调节作用,和对骨质疏松、DM、异位钙化以及肥胖症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然而以上临床新的方向,和中医辩证理论的肾主骨藏精的相关理论基本相同。本文笔者详细介绍骨内分泌的作用,并对肾主骨藏精的相关理论给予深入分析研究,仅供相关临床研究人员参考。

1.骨相关中医学理论

根据临床中医学辩证理论,肢节当中联合脏腑,当中骨作为肾之合。肾属于先天之本,具有藏精、主骨以及生髓的功能。在《素问·宣明五气》当中提到“肾主骨”,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中提到“肾会生出骨髓”。在《素问·六节藏象论》当中提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主要在与骨”,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当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生长发育的描述就是充分体现出现骨随着肾精盛衰的规律。骨正常生长全部来自于肾脏当中,经期的补充营养,肾之精气盛衰决定着骨是否强健。肾精充实的话,其骨骼就会强健,肾精如果续亏就是造成骨髓减、骨枯。骨的临床病变首先也是出自于肾。在临床当中骨瘘以及骨痹等相关骨科疾病都和肾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骨内分泌作用

近年来,骨一直被大部分相关临床研究人员认为,机体钙和磷的储存仓库,是钙磷平衡调节类激素的靶向器官。可是最近几年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骨也明显表现出内分泌器官的临床特点,其自身最少会分泌出来2种激素,成为FGF23(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和OC(骨钙素),利用骨内分泌的作用,进而对能量代谢以及矿盐代谢起到非常关键的调节作用。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一种对维生素D代谢和磷代谢给予有效调节的激素。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因为矿化期成为骨细胞和骨细胞分泌,进而流入到血液循环当中,最终作用在肾脏,进而使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明显减少,进而使血磷明显下降。另外,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还能够使肾脏维生素D当中的1α-羟化作用明显下降,进而使循环血液当中的1,25-(OH):D(1,25-二羟基维生素D)明显减少,从而对骨矿化和钙磷代谢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以上代谢特点在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缺失的时候会出现逆转,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基因敲除小鼠主要表现为高磷血症,并伴有肾小管磷重复吸收亢进,高1,25-二羟基维生素D异位钙化。在临床当中,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功能亢进能够引发各种各样的佝偻病和骨软化,并且可以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功能下降会造成家族史高磷性瘤样钙质沉着症,以及也使关节、血管以及肾脏等相关异位钙化的风险明显提高。对于骨来说,如果其能够维持血管和磷在正常范围,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骨适当矿化,进而骨作为一个最为适宜的器官分泌激素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以监控本身矿化的状态,是具有科学合理性的。

然而对于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主要对骨本身活动进行调节,OC(骨钙素)则会更加显示全身的作用,这是最近几年新发现的对能量代谢进行有效调节的关键骨源激素。骨钙素是一个在进化期间成骨细胞特异以及保守的非胶原蛋白,由分化末期成骨细胞分泌,是成骨细胞成熟与分化的明显标志,也是骨形成或者骨转换的一个关键标志。骨钙素合成以后,大多数沉淀在骨基质当中,进而保证骨矿化稳定,还有一些会直接分泌到血液循环当中,进而充分发挥出现激素样的作用。骨钙素因为敲除小鼠呈现出低胰岛素血症、胰岛β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糖耐量异常、高糖血症以及使胰岛素敏感性明显减弱,同时脂联素会表达出明显降低以及异常肥胖等。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OC对β细胞增值以及胰岛素表达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脂联素增强外部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l临床当中,DN一般伴有骨钙素以及骨代谢水平明显异常。所以,骨钙素异常也许是DN发病的重要机制。

3.肾主骨藏精理论再思考

根据当代临床研究表明,骨不但是人体结构器官以及各种激素的靶器官,也是一个关键的内分泌器官,对全身能量代谢以及矿盐代谢起到非常关键的调节作用。骨的活动一旦出现低下,伴随各种各样衰老性变化,其中包括DM、异位钙化以及骨质疏松。这和中医肾主骨藏精辩证理论基本相同,值得大家对这一理论给予重新思考和分析。

中医注重讨论五脏,对肢体没有给予高度重视,把肢体利用经络内合与脏腑。五脏属于人体的5个功能系统,其之间相互分离,又相互影响。当中,肾为先天之本,主要具有藏精作用,和人的整个生活过程有关,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肾是人类机体的高度抽象,是整体的一个关键生理系统,即被称之为藏精。因此,从以往l临床理论来说,能够认为一些肾精会存储在骨当中。不管分析临床中医书籍,还是当代医学当中骨对能量代谢以及物质的内分泌调节的作用来说,均有理由认为其不但是构成中医肾系统当中的实质部位,并且也是中医肾功能当中的部分功能。骨不但可以受到肾精来补充营养,并且又可以藏于肾精当中。骨之所以会藏于肾精当中,其目的在于骨具有生髓化血之功效,并且可以合并在肾精总体,对人整个生命的活动起到一个重要的调节作用。

4.展望

在临床当中,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非常繁杂,尽管各种机制在不断被揭开,可是大部分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例如,DM、骨质疏松、肥胖症等,其相互影响,呈现多向调控网絡。然而,从中医辩证理论来看,以上复杂疾病大部分是由于肾精亏虚,当采取填精生髓之品进补。从临床实践而言,对于以上复杂性疾病,中药成分居多,并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所以,作用在骨的中药也许能够利用骨内分泌充分发挥全身调节作用,从而对相关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猜你喜欢
中医
中医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张之文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总结
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的中医治疗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基于疾病的论坛”在培养临床型中医拔尖人才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运用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引产术后胎盘残留的中医治疗方法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3:45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