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 李军帮
【摘 要】 目的 分析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现况研究)对海城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海城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10种,1506例,丙类传染病5种,774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为184.58/10万。2013年海城法定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434.52/10万)、病毒性肝炎(221.90/10万)、肺结核(168.63/10万)。按传播途径分,发病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占50.51%),第二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6.40%),第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1.88%)。传染病总体发病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组在0-1岁;高发月份在5-7月。结论 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要加大肠道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 传染病;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B
近年来,艾滋病流行范围扩大、速度加快,肺结核等传染病死灰复然。社会面临新旧传染病的共同威胁[1]。新发传染病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为了解海城市近年传染病发病情况我们对2013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1.2 方法 对海城市2005-2013年传染病疫情资料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传染病疫情概况2013年,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网络报告发生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2280例,死亡9例;其中乙类传染病发病10种,1506例,丙类传染病5种,774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为184.58/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121.92/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62.66/10万,病死率为3.95%,死亡的病种为肺结核艾滋病(4例为HIV感染者)。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2年下降了45.15%。下降幅度最大的病种为淋病,下降了81.29%;上升的乙类传染病的病种上升了598.77%;发病排在前五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占总发病数的94.43%。
2.2 三间分布
2.2.1 空间分布 在报告发生的2280例传染病中,城区发病占34.96%(797/2280),农村占63.42%(1446/2280),不详镇37例,占1.62%;山区占(525/2280)23.03%,平原占76.97%(1755/2280)。市区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病种12种,发病较多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其它感染性腹泻、艾滋病,主要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为主。农村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病种11种,以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梅毒、布病、出血热为主。
2.2.2 人间分布 在传染病报表的20个职业分类中,有15种职业报告发病。报告发病居前5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家务及待业、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不详职业。各年龄组均有报告病例发生,20-6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35.48%,其次为0-5岁年龄组,占13.11%。在20-60岁年龄组中,报告发病12种,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梅毒,分别占本年龄组报告发病数的35.19%、29.70%和20.64%。在0-5岁年龄段中,报告发病6种,居前3位是手足口、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本年龄组报告发病数的87.22%、5.98%和2.06%。男女性别比为1.65:1。
2.3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报告病例发生,其中2月份相对较少,7-8月份发病相对较多,呼吸道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
3 讨论
3.1 从近几年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看,海城市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发病率持续下降,为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今后,要继续深入地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应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力度。
3.2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单独依靠任何一个部门都是无法完成的,社会各界人群的共同合作。在加强传染病工作者的疾病监测与医务人员对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及早加强预防接种与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对易感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开窗通风等[4-6]。对新发病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传染源,并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等措施,对预防控制欲防止疫情传播有着重要作用[3-5]。
参考文献
[1] 李泽飞,曹建英,洪文宣,等.1952-2007年云南省耿马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5):365-369.
[2] 金伟斌,卢建华,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2011,24(2):49-51.
[3] 许燕卿,罗盛鸿,左亚沙,等.PDCA循环在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中的应用[J].中華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702-1703.
[4] 余淼.PDCA法在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17-818.
[5] 黄新路,史晨辉,朱荣贤,等.规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