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量替罗非班联合倍量氯吡格雷治疗NSTEMI的临床观察

2015-05-30 14:55王阳王岩
医药与保健 2015年2期
关键词:替罗非班氯吡格雷

王阳 王岩

【摘 要】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半量替罗非班联合倍量氯吡格雷治疗N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的NSTEMI且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静脉注射半量替罗非班持续48小时,联合口服氯吡格雷150mg/d;对照组55例,口服氯吡格雷75mg/d,两组常规均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扩冠、调脂等药物,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电图ST段变化、血cTNI及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ST段压低改善,血cTNI值较对照组低,有明显差异(P<0.05)。齿龈出血等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 静脉注射半量替罗非班联合倍量氯吡格雷治疗NSTEMI,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 替罗非班;氯吡格雷;NSTEMI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多由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且基础病变较严重,发生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血栓形成或冠脉急剧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治疗成为治疗NSTEMI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采用半量替罗非班联合倍量氯吡格雷治疗NSTEMI,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NSTEMI患者共116例,其中男69例,女47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0.5岁,诊断标准符合《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1];合并高血压病39例,糖尿病49例,陈旧心肌梗死9例。除外下列条件: ①年龄>75岁;②出血倾向;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对照组55例,两组病人入院一般状况年龄,性别,体重,血压,血糖,发病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常规均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立即嚼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ACEI类药物控制血压,抑制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肌耗氧,阿托伐他汀调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静脉注射半量替罗非班起始30分钟0.2ug/Kg/min,继续以0.05ug/kg/ min持续48小时静点,联合口服氯吡格雷150mg/d。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75mg/d。治疗1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无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恢复正常者;有效:心绞痛症状减轻50%以上,心电图发作后恢复正常者;无效:心绞痛症状改善<50%,心电图未恢复者。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1周时血cTNI值;药物不良反应(齿龈、皮肤粘膜、消化道、颅内等重要脏器出血)等。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1周后,观察组显效4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5.08%,无效3例,占4.92%;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3.64%,无效9例,占16.36%,有统计学差异(X2=4.71;P<0.05)。

2.2 症状比较 用药1周后,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时ST段压低改善,有明显差异(P<0.01),见表1。

2.3 出血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观察组出现牙龈出血3例,皮下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牙龈出血2例,便潜血阳性1例,两组均无颅内等重要脏器出血。

3 讨论

NSTEMI发生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易损斑块病变[2],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其血栓多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纤溶药物治疗不能获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途径。目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应用主要有3类[3],代表药物即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其各自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不同,其中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已成冠心病治疗常规,但阿司匹林抵抗及氯吡格雷抵抗成為目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新挑战。倍量氯吡格雷150mg每日一次口服已被越来越多心内科医师采用[4],仍有部分病人疗效欠佳。替罗非班作为血小板膜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5],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研究证实[6],静脉注射替罗非班注射液5分钟,血小板抑制率可达93%以上,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更有效、更彻底。我科应用半量替罗非班与倍量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NSTEMI,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减少缺血胸痛发作,减轻缺血发作程度,并可以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坏死,从而改善病人预后。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主要副作用即出血,我科观察半量替罗非班与倍量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并未增加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证明该应用安全有效。当然,该应用的合理性尚有待大规模临床实验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5(40):353-367.

[2] 孙前进,梁岩.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9,4(15):560-565.

[3] 王晓峰,陈乃宏,王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0(16):954-957.

[4] 陈青,米树华,戴文龙,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围术期应用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31):249-251.

[5] 张红雨,王佩显,曹艳君,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1(27):25-29.

[6] 刘弢,谢英,周玉杰,等.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早期和即刻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25):92-95.

猜你喜欢
替罗非班氯吡格雷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芪参益气滴丸、双嘧达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与安全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