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15-05-30 14:55张莹陈功王丽萍田志广
医药与保健 2015年2期

张莹 陈功 王丽萍 田志广

【摘 要】 目的 探讨磺达肝葵钠与依诺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UA患者随机2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磺达肝葵钠,对照组使用依诺肝素,观察两组患者出血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磺达肝葵钠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依诺肝素组两者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黏膜出血事件依诺肝素组和磺达肝葵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UA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磺达肝葵钠或依诺肝素治疗的疗效没有区别,但磺达肝葵钠与依诺肝素组比较明显减少了出血。

【关键词】 磺达肝葵钠;依诺肝素;UA

【中图分类号】 R972+.3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1],抗凝(抗栓)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措施。除阿司匹林、氯比格雷外,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磺达肝葵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选择性凝血因子Xa抑制剂,是针对特定的靶标新的抗凝药物,被称为“抗凝后低分子肝素时代的先行者”。本文探讨磺达肝葵钠与依诺肝素治疗UA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UA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磺达肝葵钠组30例和对照组依诺肝素组30例。男女分别为18例,1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61.68±5.2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62.21±36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磺达肝葵钠组[2](安卓)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磺达肝葵钠(批号H20080111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mg )2.5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d;依诺肝素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腹部皮下注射0.4ml依诺肝素(批号国药准字H20064067,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6毫升 /支),每天2次,早8点加晚8点,连用7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电图ST—T压低等心肌缺血表现;出血发生情况。

1.4 判定方法 显效:治疗后疼痛完全或基本缓解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比用药前减少80%或更高,心电图恢复接近正常,患者ST—T压低情况较治疗前ST—T有所升高。有效:疼痛次数减少50%-80%。无效:患者疼痛无明显改善,心电图无改变或死亡。

2 结果

2.1 使用磺达肝葵钠组和使用依诺肝素组治疗后UA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磺达肝葵钠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29(96.67%);伊诺肝素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29(96.67%).经X2检验两组比较。P>0.05。

2.2 出血情况 依诺肝素组发生出血事件5例,2例为鼻出血、1例镜下血尿、2例皮下淤斑,磺达肝葵钠组发生1例皮下瘀斑,凝血功能无异常,无严重出血病例,与依诺肝素組出血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UA患者在体内有不同程度的微血栓形成[3]。因此UA治疗中,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目前主要应用低分子肝素对UA进行治疗。本研究选用依诺肝素为对照组,选用新型抗凝药物磺达肝葵钠为观察组,结果表明,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效果良好,且并发症低,出血倾向少,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肝素钠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相结合,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抗凝血酶Ⅲ可以抑制活化的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和Ⅻa。抗凝血酶Ⅲ还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使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干扰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阻止内源性凝血过程。

磺达肝葵钠[4](安卓)是一种合成戊糖,半衰期为17-21h,每天只需使用一次。磺达肝葵钠和低分子肝素相比,不仅其UA抗凝治疗疗效相当,且明显降低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临床上获得显著疗效。因此,UA[5]患者用磺达肝葵钠抗凝,相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 陈纪林,郭远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不同抗凝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评诉[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5):322-324.

[3] 毛幼林,于力,王瑞敏,等.磺达肝葵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7): 145-146.

[4] 茹祥伟.磺达肝葵钠治疗UA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9):20-22.

[5] 吴云,赵兴胜,任志亮,王佳乐.磺达肝葵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3):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