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菊贞
摘 要: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简单地论述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 操作; 有效;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94-001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操作活动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其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将结合课堂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就如何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操作活动有效性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精心选择有操作价值的内容
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通过操作来学习,也并不是每堂课都需要进行操作来学习。在没有任何操作价值的情况下,动手操作顶多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娱乐”,有时甚至产生负作用。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由于现在大部分孩子接受的学前教育都比较好,一般都能在上一年级前计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如果大费周章地让孩子用圆片摆一摆、数一数,而只是为了使他们计算出1+2等于几的话,这种操作就显得没有必要了。从操作的难度上考虑,要注意选择在一年级学生接受范围内的操作活动。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小学数学中的“比一比”这一课时,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等这些操作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都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这些操作活动就显得不合理了。
二、善于把握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
心理学指出,儿童的认知结構犹如一个倒置的圆锥形螺旋,它表明认知的螺旋是开放性的。其开口越来越大,意味着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由一个平衡状态逐步向另一个更高的平衡状态发展的。毫无疑问,这个认识螺旋中布满很多的结点,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生长点,它们起着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作用。如果选在这些结点生长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自然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例如这是第一册数学教材“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中的例题,学生从图中得到数学信息:盒子中有9个苹果,盒子外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列式9+4。个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得出答案,而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进位加还是非常陌生的,他们无法立刻计算出正确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具操作来进行教学。用9根小棒代表盒子中的9个苹果,中间空开一点,用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的4个苹果。这时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转换成“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教师再引导学生“怎样移动小棒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一共有几根”,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经验,自然得出把9根凑满10根,即把4根小棒中的1根移到9根的一堆中即可。在教学9+4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操作小棒的活动,使得抽象枯燥的计算变得直观与生动。
三、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正确指导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取决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操作前,教师要把操作要求讲清楚,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好操作步骤,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操作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操作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做精要的评价。
例如在教学退位减14-5时,教师提问“14-5等于几”,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答案“9”。这时教师追问“这个9是怎么算出来的”,并指出“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14根小棒怎样摆能够一下子看出来?从14根小棒里面要去掉几根?你准备怎么拿?最后得到几?”考虑到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小,自己无法单独地进行有效操作,因此教师有必要用简单的语言做提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尝试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部分学困生的指导。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最后做出总结:14-5,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比减数小,不够减,这时就要用被减数里的10来减,这样的减法叫做“退位减法”,我们一般可以先算14-4=10,再算10-1=9,也可以先算10-5=5,再算5+4=9,还可以想加算减。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做简单的归纳,使学生对退位减法的算理有一定的理解。
四、鼓励学生反思操作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动手操作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阶段,是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过程,只有引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后进行观察、比较、概括、归纳来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才能完成认知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要重视让学生反思操作的过程。例如上面的“9加几”教学案例中,在指导学生操作后,应及时组织学生回顾、交流操作过程,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头脑里摆一摆学具”获得完整的操作过程表象。接着,结合算式引导学生思考9+4可以怎样算,从而促使学生明白:为了先凑成十,就要把4分成3和1,先算9+1=10,再算10+3=13,并在反思、归纳的过程中完成计算步骤,学生根据动作过程认识“凑十法”。
此外,低年级孩子的知觉选择还处于发展阶段,有意注意难以持久,动作协调能力和自控能力又比较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尽情地“玩一玩”学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一些常用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常规贵在“经常”训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操作常规和其他课堂常规结合起来训练,为有序地开展操作活动提供保障。
总之,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活动环节,并加强指导、分析与反思,注重学生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操作活动才会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得力帮手,它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6)
[2]余静.对低年级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师期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