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伟
【摘要】体育课程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如何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发展,则成为了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 课堂教学 主要问题 对策
就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形势来看,体育教学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速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所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以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老旧、单调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初中体育教学形成了以田径类和球类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而备受新时代学生喜欢的武术、健美操、瑜伽、轮滑、街舞等体育项目很少出现在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当中。这就体现出了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问题所在:体育项目太过传统,很少吸收新的体育项目内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不能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守旧
很多初中体育老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体育教材千篇一律的适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在传统的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丢给学生们几颗足球,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这样,有的学生可能就会去做自己想做的其他事情,有的学生可能会踢足球,但也是胡乱踢着玩,因为他们不懂得踢球要领、技巧和相关规则。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渐渐丧失对足球的兴趣。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学生健美操课堂教学的时候,只会一遍又一遍的示范动作,教学生动作要领,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老师的动作。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让老师疲惫不堪,这并不符合体育教学发展需要。
(三)成绩评估方式不科学、不合理
很多初中体育老师习惯于仅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这种成绩评估方式只强调学生最终的表现,而忽略了学生在日常体育课程中的进步和表现,不能够真实反应学生的表现状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不能充分发挥成绩评价的激励用用,不利于实现设置体育课程的初衷。初中体育教学的成绩评估应当将过程性成绩评估和结果性成绩评估结合起来,综合计算学生的成绩,这样得出的成绩才是最科学的,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学生的表现情况。
(四)体育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初中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上,认为体育课程并不是很重要,没有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因此,很多学校存在体育设施不健全,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较低、教学态度不端正,体育课时少、体育课时间被其他科目占用等问题。
二、解决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注入时代气息
上文中已经指出,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存在着教学项目老旧、单一的问题。鉴于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有益经验,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比如加入街舞、瑜伽、轮滑、武术等体育项目,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转变传统观念,重视体育课程
初中学校和教师甚至是学生和家长都要转变对体育课程的态度,要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程。学校一方面要保证体育课程应有的课时量,保证体育课时间不被占用,同时,要健全学校的体育设施,为体育教学的更好实施创设条件;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教师入职门槛,加强对体育老师的专业培训,定时对体育老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此外,学校还要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评估方式,要将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结合起来得出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教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体育这门课程。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初中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学习和创新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比如说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要积极学习其他教师或者是其他学校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并加以运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学校和教师也必须针对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根据新课标要求不断转变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全意.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1(10)
[2]金超.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2)
[3]陆爱东.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