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改革的目标及紧迫性

2015-05-30 00:31:02史伟红
今日财富 2015年21期
关键词:紧迫性企业管理改革

史伟红

摘 要:无论是何种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因外部环境或者内部因素经历一些管理变革,这些变革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笔者就结合企业管理改革的现状及存在困难,对企业管理改革的目标及紧迫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管理;改革;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随之产生的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这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各企业要积极对管理进行改革,一步步深化改革,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改革的长远目标,促进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

一、企业管理改革的困难

企业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完成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企业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同时更应该了解到企业改革的长期性。企业改革是一项迫切的工程,在进行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步骤地进行。

1.投资主体难以多元化。只有投资主体多元化才能成立规范化的公司,我国的《公司法》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只有个别特定行业和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才可以成立国有独资公司。企业改革一般会改为独资公司,但是政企难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投资主体难以实现多元化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无法切实改革的主要困难。

2.企业背负债务多。许多企业在面临改革的时候由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甚至一些企业已经资不抵债,面临破产。这种情况下的企业改革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企业改革是紧迫的,所以企业要在改革前对债务进行整理。

二、企业管理改革的目标

企业改革是一个迫切的工程,其长远目标在于使企业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使企业能够自主发展、经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企业在国有经济中的主要作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1.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虽然企业改革具有紧迫性,但是企业仍需要坚实地强化各项专业管理,将战略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实行综合性管理,同时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目前的大多数大型企业都存在母子公司,这就涉及到母子公司的关系、集团内部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企业在改革时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发挥子公司和各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企业改革的目标在于向外向型企业和外向型集团公司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管理制度。

2.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目前的企业都在向股权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企业改革可以将企业改组成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大型企业可以改组成股权分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企业应该明晰产权,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营运。

3.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市场运营体系。企业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相关的改革制度,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因此企业改革也涉及到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的话企业改革就无法独立完成,而是要与其他相关改革配套进行。近年来我国围绕着财政体制、税收体制等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这对于正面临改革机遇的企业是一个好消息,可以说国家对企业进行间接调控的宏观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对于企业的全面改革有重要意义。

三、企业管理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偏多且覆盖面极广,这就造成了有的企业改革发展快,有的企业改革和发展缓慢,无法实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齐步前进,因此在进行企业改革时必须突出重点。可以明确的是为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会带动其他企业的改革,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在亏损企业完成改革并摆脱困境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

虽然企业改革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但企业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就目前的我国经济制度来看,部分企业已经进行了公司制改组,这都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化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应提高改革的紧迫性。

2.有利于实现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改革所面对的困难并不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不是改革的方向有问题。除了企业经营机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本也是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整个经济体制、经济环境变化都时刻影响着企业改革的进程。为了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企业应提高紧迫性进行改革,但是企业也不能将所有的改革阻力都归结到国有经济,而彻底实行私有化,如果这样就会与企业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也不能完全抛弃经济体制、经济环境的变化,这就无法在企业发展上有所创新。企业的全面改革具有紧迫性,相关人员需要提升积极性,做好相关工作。

3.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增强国力。近年来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阻力,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我国经济仍然面对的是内需乏力、出口增速减缓、民间投资热情不高、引进外资的速度和数量下降、企业开工不足、大批生产能力闲置、工人下岗失业增多等诸多困难。

企业为了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改革,这就凸显了企业改革的迫切,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因此企业的改革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轻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压力,在保证企业素质与竞争力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向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改革对于提高我国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对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低谷也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目前的企业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政府推动进程过慢,通过对行业特性方面、行业管理水平方面的指标的定量或定性描述,我们可以判定企业进行全面管理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鉴于企业改革的紧迫性,因此企业要掌握好变革的时机,明确企业改革的指标体系,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雅玄.伦理视阈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价值原则[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陈柱兵,马军.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动摇[J].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02期.

[3] 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胡根柱.企业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3年23期.

猜你喜欢
紧迫性企业管理改革
“薪”局待解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1:35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7:21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59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1:27
改革创新(二)
开展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河北地质(2016年3期)2016-04-23 08:28:28
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紧迫性与制约因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