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职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程的可行性探讨

2015-05-30 10:48:04刘婷婷
求知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

刘婷婷

摘 要:医学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旨在为培养面向国际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服务。然而,学生英语基础的层次差异、专业及兴趣的不同致使单一的英语必修课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开设英语选修课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开设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原则、类别及教学模式入手,对医学高职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从而指导医学院校的英语课程改革。

关键词:医学;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

1.开设英语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医学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通常是针对基础英语的讲授,内容比较单一,几乎没有涉及医学学生的专业英语及其他与英语相关知识的内容。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常规的英语课程教学,不能顺利通过A/B级能力考试;基础较好的学生希望在英语课上获取与英语四级和专升本考试相关的信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学生对英语课程的不同需求却不能在英语必修课程上得到实现,影响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医学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因此除了对基础英语的讲授之外,英语课程也应该增加医学英语及交际英语方面的内容。通过开设英语选修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既照顾到了基础差的学生,又给了基础好的学生提升的空间,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的培养及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2.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原则

(1)英语选修课程应作为英语必修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英语必修课程的授课内容大多集中在语言基础知识的讲授,授课形式也基本局限在理论教学中。在课堂上,学生的听、说能力很难得到锻炼,因此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选修课程的开设,应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针对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开设专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课程,如听力课、口语课等;根据学生过级考试的需要,开设A、B级、四级及专升本考前辅导课程,提高学生的竞争力。通过选修课程的开设,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让教学资源也得到合理的配置。

(2)英语选修课程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选修课程开设的意义在于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开设不同的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医学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英语课,通过开设分门别类的选修课来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开设英美文化介绍、英美文学欣赏、英国喜剧欣赏等课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选修课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英语选修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出高技能型人才。归根结底,高职院校的英语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单纯的理论教学、“哑巴英语”无法满足学生日后职业面向国际化的需求。作为英语必修课程的补充,英语选修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开口说英语的机会,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例如,开设交际英语、英语听说等课程,为每一位学生创造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

(4)英语选修课程应根据学生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设置。医学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有临床、护理、口腔、影像、药学、康复等专业,在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上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分别设置。例如,开设临床英语、护理英语、医药英语,等等,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分类学习,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语言运用能力。

3.英语选修课程的开设类别

英语选修课程的主要开设类别有以下四类。

(1) 语言文化类:英美文化介绍、英美地理历史概况、英美文学欣赏,美国诗歌赏析等。

(2)语言应用类:英语听说、交际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俚语等。

(3)应试策略类:AB级辅导、四级写作技巧、专升本考前训练等。

(4)专门用途类:医学英语、护理英语、临床英语等。

4.英语选修课程的教学模式

英语选修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建立“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模式,把教师的教置于学的过程中,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开放的、主动性的、交互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整合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为未来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医学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程作为英语必修课程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开设英语选修课程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英语选修课程体系的建立将会改变医学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推动医学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医学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在具有职业特色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代俊艳,赵玲洁,温素云.高职院校开设英语选修课的实践探讨——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大家,2010(04).

[2]郭志宏.高等师范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8).

(作者单位: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医学高职院校
医学写作的概念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让医学大数据给你解答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