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刚 邢欣欣 李铁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大爆炸时代全面到来,当代大学生面对各式各样的中西方文化,他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这也给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带来严峻挑战。本文就弘扬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负面影响做了详细阐述,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方面做了创新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1.传统文化正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1)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交际时起积极指导作用。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被综合素质影响着,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现代文化中的“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都要求的是人们在进行交际时,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相互帮助和相互理解,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十分和谐的社会氛围。
(2)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坚忍的人格力量。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历史典故中学到了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肯努力并且努力的方向正确,那就一定可以成功。
(3)传统文化在对待困难上发扬了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这对大学生战胜困难,形成健全价值观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感染下,吸取其中的有益于自身成长的因素,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2.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1)传统文化中狭隘的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会造成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中也有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枪打出头鸟”等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是消极的思想。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应尽量避免或防范这些消极思想的误导。
(2)传统文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形成。传统文化中屈从的消极的方面会使大学生对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产生错误的认识,不能正确处理这些挫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强化教育者在弘扬传统文化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作用。高校可以针对此项工作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组建一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领导小组,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行政领导作为组长,各院各系负责人作为副组长,辅导员为组员,以系或班为活动组,每系或每班选举一个传统文化的宣传员,从纵向和横向弘扬传统文化,遍及校园的每个角落,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
(2)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基本点,增强教育的时效性。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就是变化更新迅速、层次分化突出。我们需要通过大量调查,抓住其根本特征进行针对式教育指导。在弘扬传统文化下,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否则就没有时效性可言。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传统文化的基本点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
(3)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要加强引导。第一是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应该加大;第二是校区传统文化基地的建立,在校园的教室、食堂、寝室等挂起传统文化的宣传牌;第三是组织与之相适应的一些活动;第四就是机制的完 善。从这几方面弘扬传统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可以像春雨润物般作为精神美食滋养当代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我国软实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客观需要。因此,各大高校应在不断创新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充分运用传统文化,通过教育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打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岸锋.大学生政治素质影响因素初探[J].民营科技,2007(09).
[2]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