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实践

2015-05-30 19:30高寒
科技资讯 2015年28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

高寒

摘 要:《统计学原理》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也被要求上升至新的高度,以往的传统单一讲授式教学已无法满足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就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教学;统计分析软件

中图分类号: G63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学原理》已然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该门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们能够顺利地获得数据,整理、分析,进而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问题。然而,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以上要求。“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不断的获得成就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一、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着若干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载体。众多的公式推导、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是《统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统计研究过程的起点是统计数据,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真正掌握的。而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实践环节的操作。另外,很多复杂的指标计算公式和过程复杂,使很多高数不好的同学望而却步,而实际这些计算只要稍加掌握原理,利用Excel或统计分析软件spss等都能很容易进行。故欲达到高等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简化教学中理论知识,加强实践环节是有必要的。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教学是统计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往往津津乐道于复杂的概念和繁琐的公式推导,而学生则由于教师所讲内容枯燥乏味,渐渐对统计学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因此,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多媒体教学中生动有趣的PPT、实践教学中与学生们一起去到课堂以外作调查,获得数据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等,与学生产生互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结果过于注重应试

目前,统计学教学的考核仍然以笔试为主,平时成绩占30%,卷面成绩占70%。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基本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等,很少有大量的时间去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借助笔试去考察,又会因为考试时间的限制,只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考察一些简单的统计指标计算问题,这样就越来越偏离了统计学原理的学习目的,学生们通常是学完这门课程,还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对将来的就业求职、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都是不利的。

二、任务驱动法在《统计学原理》中的应用过程

“任务驱动法”是我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现介绍一下其在教学中开展四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案例法教学是我们创设情境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随着授课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应适当引用相关专业的案例,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深入研究专业知识的动力。比如,工程管理专业引入相关工程项目的问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引入国家贸易往来相关问题等。

(二)确定情境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创设的情境,提出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实际生活问题与统计学原理中相关知识结合,让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统计学的用处,及必要性。让学生多次从创建的情境中确定待解决问题,进而锻炼他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利用统计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

(三)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组织同学建立小组制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互相带动,互相补足,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首先,指导各小组针对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制定一套合适的调查方案,然后,根据调查方案分配在每名成员的工作。调查问卷的制定及发放可以选择既节省又实用的网络调查问卷,使用链接将其放在微信朋友圈或者QQ群组中,这样数据同样真实有效,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以往教学过程中通常简化实践教学,原因也多半在此。调查问卷填写完毕之后,小组中负责整理数据的人员,利用统计分组的相关知识,给数据选择合适的分组标志进行分组,最后,将整理好的数据放到excel或spss中,得出相应的统计指标,再利用这些指标作出统计分析报告。

(四)教学效果评价

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将自己的统计分析报告在课堂上进行逐步解析,再由小组之间评价出来各组的优缺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营造出一种开放式的评价机制。最后,教师再根据每名同学在小组中所完成任务,进行恰当点评,指出该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学中的客观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更好的发展。

三、保证任务驱动法顺利开展,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任務驱动法”中,创设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比如,统计指数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放一段视频,让他们先了解统计指数在当今社会中占有的举足轻重位置,然后带领学生到当地统计局参观,获得相关数据后,自己动手计算物价指数等,以此加深对统计指数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统计分析软件的课时数

一般来说,统计学原理的学时数通常在48到60之间,试验课基本在10学时左右,这样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统计分析软件的具体应用。应当统计理论与软件教学同步,讲完每一种具体的原理和方法后,就安排一次上机课,并且在课后或者假期,多安排学生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去分析一些现有数据的实践内容。增加试验课的课时,并不代表其可以取代理论课的教学,统计学分析软件终究一种分析工具,不能取代合理的分析过程,这一点是需要让学生们明白的。

(三)对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进行合理的改革

考什么、怎么考一直都是我们在应试教育下的指挥棒,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改进考核方式目的是使学生们不仅仅拘泥于理论,而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中去。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中,我们可以将闭卷和开卷相结合、将笔试和口试相结合,重点考核学生的能力、素质等。具体的可以从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情境中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团队当中的合作意识等多方位进行考核,让学生不光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从学习中收获知识和能力。

随着任务驱动法在《统计学原理》中的顺利应用,学生在教学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教师除了辅导和引导之外,无任何其它权威作用。学生也通过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实践,加深了统计知识的学习,积累了团队合作经验,为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祝林,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设计〔J〕,华裔,2008,(4):69-70.

〔2〕王琪,《统计学原理》教学研究——案例教学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131.

〔3〕姜弘,高校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的研究与创新〔J〕,统计与咨询,2002,(1):46-47.

〔4〕孙欣,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J〕,科技经济市场,2009,(11):128-129.

〔5〕马茹菲,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的改革设想〔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251-25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