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瑶 李朝福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调查法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诠释,对牡丹江市全民健身路径进行研究,精准掌握牡丹江市健身路径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根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及建议,希望可以对牡丹江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黑龙江省,全民健身路径,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9(b)-0000-00
全民健身路径指的是室外健身器材,也被叫做户外健身器材,也是全民健身工程中的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新时期为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和实施措施之一。自1997年开始,我国的国家体育总局利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彩票公益基金作为启动基金,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室外健身器材为主的配套健身设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我国的室外健身器材的数量呈几何倍增加,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且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县级城市,同时遍及城乡社区、部队、各级学校、机关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已有亿万百姓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中获益。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早已成为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
1研究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文以牡丹江市城区使用健身路径的群众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归纳法、数理统计法的途径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对牡丹江市4个区的800个居民进行了访问与调查,发放了800张调查问卷,收回了793张,回收率为99%,其中793张调查问卷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9%。我们还实地观察了牡丹江市的全民健身路径,对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管理等主要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而进一步的去了解。
2调查结果
(1) 牡丹江市参与全民健身路径的群众中老年人占据大多数,中青年的人数相对比来说是比较少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健身路径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群的特点,简单、便捷、易学、运动节奏舒缓、花费较少以及距离居住地近等。同时也有中青年人工作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运动和青少人喜欢激烈的运动等原因。(如图表一)
表一 牡丹江市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群众的年龄特征
人数
百分比(%)
老年人( 50岁以上 )
433
54.55%
中青年( 26—49岁 )
156
19.69%
青少年( 6—25岁 )
204
25.76%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女性是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的主要人群。而女性成为使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一般女性的健康的意识高于男性,女性更愿意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其二是因为在中国的家庭中大多是的老人和儿童是由家庭中女性成员照顾。老人和儿童在使用健身路径的同时,她们也会一起使用健身路径。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男性不会选择健身路径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通过健身路径锻炼身体,远远不能达到他们所期待的健身效果和目的。(如图表二)
表二 牡丹江市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人群的男女比例
人数
百分比(%)
男
258
32.58%
女
535
67.42%
(2) 由表三可知,老年人在健身的过程中目的性是非常明确地;在中青年健身路径锻炼的参与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所谓锻炼的效果如何,他们仅仅就是为了陪伴老人和孩子;而青少年锻炼者的目的性很广泛,差异很大。
表三 牡丹江市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群众的锻炼动机
放松、娱乐
强身健体
其他
老年
5.21%
34.54%
5.44%
中青年
10.03%
4.56%
11.91%
青少年
9.89%
7.68%
10.74%
(3) 我国以每周运动频率在3次以上;每周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次运动的强度在中等强度以上,为标准来判定该地区体育人口数量。适宜的运动频率是取得满意健身效果的关键。锻炼时间的长短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选择健身路径进行有效锻炼,需要坚持一小时以上的时间才会达到锻炼效果。
可我们从表四中可以看见,使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人群当中,能超过1小时的人数只占了21.08%。在真正参与锻炼的人群中, 使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时间基本在一个小时以内,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人不会把健身路径锻炼当做主要的健身手段,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种健身的辅助手段进行使用。(如图表四)
表四 牡丹江市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时间
人数
百分比(%)
30min以内
378
47.60%
30min—1h之间
248
31.32%
1h以上
167
21.08%
同时牡丹江市群众参与健身路径锻炼的频率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居民健身锻炼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大多数的健身锻炼者仅仅是偶尔才会使用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这就导致了健身路径的全部使用率不高,这样促使健身路径仅仅成为居民健身的辅助锻炼方式。(如图表五)
表五 牡丹江市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频率
人数
百分比(%)
经常使用
218
27.52%
有时使用
410
51.64%
一般不使用
165
20.84%
(4)通过调差发现老年人对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程度是最高的,其次是青少年对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程度较高,而中青年人对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程度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健身路径的特点基本可以满足老年人对健身的要求;对于青少年来说,健身路径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娱乐工具,其理解范围大多是在玩耍和娱乐当中;对于中青年来说,健身路径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要求。(如图表六)
表六 群众对于牡丹江市健身全民路径设置的满意程度
满意
不满意
一般
老年
32.17%
6.66%
12.96%
中青年
3.82%
7.00%
8.77%
青少年
12.05%
5.81%
10.76%
总计
48.07%
19.47%
32.49%
(5)群众是否会正确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这直接影响了全民健身路径的功效。由表七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居民是并不了解健身路径的,同样对于它的使用方法也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是正确的使用健身路径了。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关于全民健身路径的专业指导人员。(如图表七)
表七 牡丹江市群众是否知道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
人数
百分比(%)
全部知道
198
25.00%
大多数知道
217
27.40%
知道一点
369
46.47%
一点都不知道
9
1.13%
(6) 由表八可见,55.30%的健身路径没有人员进行管理,2.28%的健身路径是有管理人员管理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现在要急需解决牡丹江市对于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部门的分工不明确,缺少管理资金等问题。(如图表八)
表八 牡丹江市全民健身路径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有
18
2.28%
没有
439
55.30%
不知道
336
42.42%
3分析与结论
牡丹江市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率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大部分的使用者是老年人。同时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性也是多样的,其中老年人对于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是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对于中青年人和青少年人来说,更多的是娱乐、玩耍和陪伴的目的。由于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者大都是老人和儿童,所以应该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有效的组织群众正确使用全民健身路径,否则很容易出现由于不正确使用全民健身路径而导致的运动损伤。同时改革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制度体制,加强对中青年的健身意识教育,培养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正确的锻炼意识。全民健身路径的安全管理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社区没有对全民健身路径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后期的维修投资,有些器材由于常年的磨损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应该加大全民健身路径的后期投入。
参考文献
[1]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64-71.
[2] 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2-87.
[3] 周学荣,谭明义.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