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

2015-05-30 09:09周雯雯
关键词:学徒制师资队伍教学模式

周雯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需要更新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学徒制营运而生。为了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需要,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师资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建设适应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学徒制 师资队伍 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制度载体,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中,这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趋势。现代学徒制倡导学校、企业之间深化合作,同时教师、师傅之间通过联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传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递进,企业招工难等问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终极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近年来,在欧洲等老牌制造业国家,现代学徒制受到普遍的关注,为此,英国制定实施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对现代学徒制体系也进行了强化和完善。

归纳起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积累制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对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创新;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招工难问题。

诚然,“现代学徒制”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也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但“现代学徒制”能在中国走得通吗?目前社会上的观望情绪比较浓,没有形成相关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相关政策配套也不完善,所以一定程度出现了“学校热,企业冷”现状,大规模实施可能会造成普遍困局。

从理论上说,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政府通过连接企业和职业院校,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得到企业的纳税,并且借助职业院校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要为政府纳税,进而获得政策的扶持,并且需要职业院校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需要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企业为自己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技能型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企业只有收益提高了,才能为政府缴纳更多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用于可支配的收入也就相应地增加了。其中,技能型人才是关键;从总体上来说,技能型人才通过职业院校来培养,但是如果失去企业的支持,职业院校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在这里,企业是前提条件;对于政府来说,通过协调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关系,同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这里,政府是纽带。

职业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技能型人才,这些都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问题是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吸引力并不相等。

在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制度结合的基础上,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学校在实施教育制度的过程中,融入了传统的师徒制,通过传统的师徒制对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通常情况下,这是培养现代经济社会人才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实施,并且试行效果初现。但是,在职教教育发展,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成为“现代学徒制”的瓶颈,进一步制约了职教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职教教育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教育跨界性的本质。对于学生来说,其培训场所不再局限在学校,而是扩展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工厂之间的交替转换。培养技能型劳动人才的责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一方面,在企业中,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学生职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来教授,进一步做到产学之间的结合。

从“现代学徒制”这样的字眼上来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下,拥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学生进入“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是要先在企业获得学徒岗位,进而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实现就业于学业的齐头并进,实现校企合作下的人才成长。

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一个跨界模式,需要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努力,遵循政府的导向原则,在政府的引导下相关机构设立监管机构,并为学校、企业、培训机构注入资金经费和制定政策方案,以使得这一模式能够正常运转实施。

1 “现代学徒制”要求下,师资队伍建设当中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1 教师能力当中凸显的问题。①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缺少具体生产过程的操作能力。职教教师的突出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具备的“双师”素质,虽然职教教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和其他的执业资格证,但是,在我国,没有对职教教育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设置职教教师的准入制,对于教师的企业经验也没有提出严格的要求,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参与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实际经验,在日常授课时间上有的一周多达20多节课时,这也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参加企业的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不足在职业院校的教师当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②企业兼职教师(师傅)的教学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企业的兼职指导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能力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指导不到位,教学方法不得当,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接受状况和教学成果评估等,在这种情况下,完成“教育性”的教育教学任务存在一定的难度。

1.2 教师结构的不合理是主要问题。在录用职教教师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要遵循事业单位的录用原则,学历资本是录用关键。因此,理论课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相对来说实践课教师则偏少,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在职教师企业培训的任务量,因此,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

2 加强职教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方案

2.1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准备。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基础。校企之间在进行合作时,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制定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在岗锻炼,同时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对教师的企业实践时间进行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相互渗透,教师之间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运行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下,推动职教教育的持续发展,进而培养更多的职业教育人才。

2.2 加强教师的培训是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教师培训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第一,“双师”素质培训是主要方向,“双师型”教师在教师中要达到100%的比例水平。职教教师不光要具备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知识,还要具备在实际工作当中的具体操作能力和经验方法。所以,职教教师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兼得,本能顾此失彼。第二,注意新旧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渗透。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职业教育面向的产业技术也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更新换代,这也为职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了解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时代要求和生产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时效性特征。

2.3 加大对“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对建设优质的职教教师队伍的有力保障。在资金的投入运用上主要方向应该包括:第一,改善教学器材和实验用具,使得相关教学设备能够满足现代化职业教学的各专业的具体要求。只有应用与学科相匹配的教学设备才能让教师充分地发挥其教学才能,同时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在校企合作中,在外出培训中,在学术、应用、实践交流中给予经费支持,提供更多的把教师推出去,引进来的渠道和机会,建立长期的、可持续的职教教师师资培养机制。逐步强化教师队伍,持续培养职教教师人才,并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优异的、教学实践能力优秀的教师给予嘉奖,力求留住人才,树立榜样效应。鼓励更多的职教教师努力强化自身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职教教育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施晶晖,余沫汐.现代学徒制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28.

[2]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四)——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05-25.

[3]谢新芳.初探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7.

猜你喜欢
学徒制师资队伍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